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0369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7
《《短文两篇》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5《短文两篇》预习学案预习检测——积累理解运用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大泽()河渭不足()颛顼()()星辰()dèng()林弃其zhàng()水liáo()尘āi()二、文学常识填空。1.《山海经》篇,其中篇是时期作品,《》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知识,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2.《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是时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饮于河、渭()()2.昔者()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4.地维
2、绝()()四、翻译下列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2.弃其杖,化为邓林。3.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五、整体感悟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2.你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3.从共工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工触怒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1.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1.说说《夸父逐日》和《共工触怒不周山》两篇神话给你哪些启示?综合探究创新七、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
3、为帝”的战争场景。八、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文后各题。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③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⑥孔子不能决也。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两小儿辩斗()及其日中如探汤()孰为汝多知乎()()[来源:学。科。网Z。X。X。K]2.在下面各自然段的序号间用“
4、”将全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层意
5、。①②③④⑤⑥⑦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小儿甲:观点:论据:小儿乙:观点:论据: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
6、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25《短文两篇》导学学案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赢得胜利!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背课文。2、理解、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及句子的意义。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感受夸父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共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热爱祖国古代文化。【学习过程】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它们都是(体裁)。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
7、因是:“”,结果是:“”二、加点字词注音。1、夸父()2、颛顼()()3、水潦()三、解释加点字词1、逐走()2、入日()3、欲得饮()4、河、渭不足()5、北饮大泽()6、弃其杖()7、昔者()8、怒而触不周山()9、地维绝()()10、故日月星辰移焉()()11、地不满东南()12、故水潦尘埃归焉()()13、天柱折()14、道渴而死()四、翻译下列语句1、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3、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五、合作质疑: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
8、一人物的认识。答: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5、“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6、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六、达标测试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补充文中空白处。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与日逐走( ) ②河
9、渭不足( )③北饮大泽( ) ④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4、除了本文的神话中,你还知道其它的神话吗?用写出故事题目即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