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

ID:61446723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31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_第1页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_第2页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_第3页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_第4页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二周“每周一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沙沟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第十二周“每周一练”(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古诗文阅读(12分)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2分)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5分)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5分)二、阅读理解(43分)夜晚韩少功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⑵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

2、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⑶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

3、光,还有月光牵动着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⑷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

4、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⑸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我已经身在何处?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和漂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

5、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⑹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⑺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选自《读者》2006年第9期)4.“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你如何理解“徽章”的?(4分)5.“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一句中,“烙”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5分)6.你如何理解文末“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这句话的含义的?(5分)7.韩少功

6、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说“城市规模太大违反人性,城市太拥挤也带来危险”,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相似的意思?(5分)8.月亮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首诗。文中将月光写得富有动感,诗意盎然。试举例并评析其中蕴涵的诗意。(5分)文言文阅读考点说明:1.实词的掌握,根据前两年的中考试卷分析,可分为两种形式。(1)解释带点的词(①词性活用;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词)。(2)辨析一词多义。2.辨析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掌握能力训练上“之”“而”“以”“于”“其”“焉”的用法)3.翻译:(1)关键字、词一定要翻译。(2)句式:如是判断句,翻译时必

7、须带有判断动词“是”;如是倒装句,翻译时须按现代文的语序;如是省略句,翻译时须补出省略的成份。(3)句意畅达:有些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翻译时要加进必要的词语,使之通顺。(4)直译,能直译就尽量不意译。(5)保留:文言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职、年号、书名、朝代、数字一般直接留用。4.对文章的整体把握:(1)从文中获得的启示;(2)文章说明的道理;(3)文章讽刺的对象或现象等(抓住关键语句研读)。(二)鹦鹉噪虎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

8、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11.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5分)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