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竞争博弈分析举例

商机竞争博弈分析举例

ID:6106488

大小:54.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3

商机竞争博弈分析举例_第1页
商机竞争博弈分析举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商机竞争博弈分析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01月·下期企业学术·理论现代教育商机竞争的博弈分析举例于加尚(菏泽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有要:两家饮料公司C公司和B公司为争夺亚运会的商机而展开的一场竞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事例的分析,阐明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博弈思想方法。关键词:博弈商机竞争纳什均衡一、引言然后我们来确定如果赞助商地位在竞争中不起作用的情况。广州亚运会期间,设想两个品牌的饮料经营企业(B公司和在上面的分析中,由于C公司具有赞助商地位,而赞助商地位具C公司)为争夺广州亚运会的销售商机而展开竞争。假设C公司有竞争优势。所以B公司和C公司在采用相同的竞争类型时,C已经是运动会的赞助商,B

2、公司也在争取这一商机的利用。B公公司的获益高于B公司。而如果赞助商地位对商机竞争没有影司和C公司有两个竞争方案:一是高强度的竞争性方案,称为强响,即双方采取相同策略时,双方收益相同。也就是两者的竞争竞争;二是普通的竞争方案,称为普竞争。强竞争方案如降价促地位是完全相同的,差距只是因两者的策略选择决定。此时对应销、买一送一、打折优惠等活动,强竞争方案有一定的风险,万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一遭到对手的打击可能不盈利。普竞争方案如抽奖活动、免费品表2赞助商地位无影响时的商机竞争博弈的收益矩阵尝、商场活动、举办晚会等活动,普竞争方案能够保证盈利的可能性,但是未必能获得很高的收

3、益。B强竞争普竞争C双方采用不同的策略,必将取得不同的收益。如果双方都选择强竞争,则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两败俱伤。强竞争(-1.5,-1.5)(6,4)如果一个公司选择强竞争,而另一个公司选择普竞争,则结果是强竞争的一方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如果双方都选择普通竞争,则普竞争(4,6)(5.5,5.5)双方都不能获得很高的利益。二、建立模型三、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两公司的选择首先我们来确定赞助商地位在竞争中起作用的情况。如果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同时决策,或者决策行动虽方都选择强竞争,此时假定双方支付为(-1,-2)。如果一个公有先后,但后行动者不知

4、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司选择强竞争,而另一个公司选择普竞争,则结果是强竞争的一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情况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方获得更多的利益。鉴于C公司具有赞助商的优势,如果C公司解的博弈。我们对模型进行假设:B公司和C公司都是理性人,具选择强竞争,而B公司选择普竞争,则C公司的收益为8,而B公有完全信息,并且同时行动,此时就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类型。司的收益为2,记为(8,2)。如果C公司采取强竞争,而B公司由表2知:当C公司选择强竞争时,B公司的最优策略是普采取普竞争,则C公司的收益为3,B公司的收益为7。如果双方竞争;而当B公司选择普竞争

5、时,C公司的最优策略是强竞争。均采取普竞争的策略,则两者的差距不大,但C具有赞助商的优相应的C公司选择普竞争时,B公司的最优策略是强竞争;而势则收益略高为6,而B公司收益为5,记为(6,5)。具体的收B公司选择强竞争时,C公司的最优策略是普竞争。因此(强竞益矩阵如表1所示。争,普竞争)、(普竞争,强竞争)都是该商机竞争博弈的纳什均衡。表1赞助商地位有影响时的商机竞争博弈的收益矩阵该条件下的商机竞争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点,其最后结果难B强竞争普竞争以预测。我们无法知道,最后双方选择的策略是(强竞争,普竞C争)还是(普竞争,强竞争)。除非有进一步的信息,如C公司强竞争(-1

6、,-2)(8,2)或者B公司具有优先权等,否则我们无法确定双方在上述博弈中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一旦某一方具有了优先权,该问题就变普竞争(3,7)(6,5)成了动态博弈。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包括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出版社,2004.改善员工的生产环境及生产效率(如:设计生产一种可以过滤人[3]王竹霞.关于工业企业噪声监测的探讨.山西焦煤科技,体声音的特殊除噪耳塞从而达到有效的降噪目的,为企业的安全2004,(1):3-4.生产和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保障[6]),与此同时重视环境责任[4]周萍.南通市企业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分析及防治对策.职的履行,进行有效的

7、污染控制,维护企业周边的良好环境,实现业卫,2005,16(4):57-58.低碳经济。[5]Tae-JongKim.Analysisofvibrationforpermanentmagnetmotorsconsideringmechanicalandmagneticcouplingeffects.IEEETransactions参考文献:onMagnetics,2000,6(4):1346-1350.[1]潘仲麟,翟国情.噪声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6]辛青华,陈建宏.噪声污染对化工企业影响分析及控制研[2]赵玫,周海亭,陈光冶.机械振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