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28925
大小:1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20
《华师《国学典籍》期末复习资料之国学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Ø国学一、“国学”是我国传统学术或固有学术的简称,近代以前中国学术的总称。1、“国学”是民国西学进入中国后,中国学人对本国固有学术的一种称谓或坚持,是晚清流行的“中学”概念的继续。其研究对象、主体都带有明确的“中国特色”的指向或意蕴。2、“国学”概念是近代中西学术二元架构的产物,没有西学,就没有国学。3、在与西学交流共存中成长,动态的、开放的,不意味固步自封、排斥西学,简单“复古”。二、《四库全书》按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代表典籍为:1、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
2、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2、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周书》;《宋书》《北齐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南史》《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三、先秦时期诗与乐的关系: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
3、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四、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雅文化与俗文化并不是一对固定的范畴,二者没有十分严格的划分标准。《诗经》是雅文化,但其中的《国风》却是来自民间,《乐府》是雅文化,但当时却是民间文化。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中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人们的眼中都是高雅与经典之作,所以民间文化也不一定都是俗文化。历史上的儒家学士也不全都是歧视俗文化的,《诗经》中的《国风》、《乐府》能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稚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他们也已认识到了雅文化与
4、俗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了俗文化不但具有浅显易懂,能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还具有审美力量,所以他们注意从民间文化中极取营养,还派专人采集民歌、民谣,经过其加工、润色,使之流传干世。俗文化的作者不求名利,只为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大自然的感受,因而情真意切。雅文化与俗文化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雅文化与俗文化对立起来,以雅否定俗,这是统治阶级的偏见。Ø文献载体:是记录文字符号的物质材料,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一、甲骨文献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是已知的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内容为银商时代王室
5、占卜的记录或记事文字。刘鹗《铁云藏龟》二、金石文献刻在礼器、石头上的记功文献,从殷商后期到西周,以西周最盛行,为贵族服务。宋代形成“金石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1、金文文献《殷周金文集成》《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商至战国时代以青铜器为载体的文献,进步意义体现为有意识地进行历史记载。2、石文文献以石为载体,用雕刻方式记录知识。《熹平石经》三、简帛文献从西周开始沿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德文化的产物。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1、简牍文献产生于商至东晋末,以经过整治的竹、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竹书纪年》《穆天子
6、传》2、缣帛文献产生于春秋至东晋末,以丝织品记录文献,帛为染色的丝织品。四、纸本文献产生于东汉,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的方式记录文献。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五、电子文献最大特色是无形和存储量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