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

ID:606736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反思和促进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媒介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与媒介相关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个体选择、分析、使用和传播媒介资讯的能力。1933年,英国学者力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八十年的发展,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趋于成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学者卜卫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学术论文,它开启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之路。6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

2、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对象大都集中于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及大学生群体。随着我国“三农问题”愈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把焦点集中在了家庭结构缺失、临时监管不力、学校补位不足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他们大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影响较为明显,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建议和对策。毋庸置疑,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反思反思一: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是否更为显著?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

3、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并由此提出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而,这类结论大都是基于对理论的逻辑推理,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有研究者发现,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与一般儿童比较并无太大差异,并认为没有必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分化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差异,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受媒介影响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他们或因媒介而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偏离,出现人格障碍;或因媒介而宣泄情感、转移痛苦,进而历练出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因此,需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强农村留

4、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否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反思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什么?6有学者认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媒介理解与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己,乐用媒体、善用媒体,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是其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个体需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四个阶段的任务。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知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形式运算阶段前,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审视能力都还很差。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跨越了多个认知发展阶段,不可能每个阶段都能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的任务。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提升其相应阶段的媒介素养能力,或是认知媒介的能力、或是理解媒介的能力、或是审视媒介的能力、抑或是利用媒介的能力,最终

6、使个体逐步自我完善。反思三: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研究者对此问题也有过一些建议和对策,诸如开设专6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等。然而,在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很低,即便开设相关课程,也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予以实施,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更是无稽之谈。此外,部分研究者还从参与式视角进行了探索,即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和审视媒介的能力。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大都较为内向,主动性和参与性相对较差,开展参与性实践活动能否确保他们积极参与,达到预

7、期效果尚值得商榷。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开展灌输式教育可能更为有效,如从构建四级阶梯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需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分层次、多视角、讲实效,逐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对形式运算阶段前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个体的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手段的认知,以培养个体的媒介情感和媒介态度;对形式运算阶段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其对媒介的审视能力,包括对媒介内容、媒介形式及媒介利用的审视能力。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促进措施要切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

8、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及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促进。1.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