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

ID:5988491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0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_第1页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_第2页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_第3页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_第4页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  【摘要】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在理念上,应超越保护主义,让儿童学会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注重培养儿童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儿童学会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方法上,学校及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将媒介知识融进相关课程或课外活动;传媒应通过制作多样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节目向儿童普及媒介知识;研究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可通过参与式行动的开展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关键词】儿童;媒介素养;参与式行动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儿童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工具,并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甚至动摇、瓦解了家

2、庭和学校在儿童社会化中的权威地位。[1]诸多实证研究亦表明,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正在接近他们在学校的上课时间,媒介成为他们完成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对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学习所用的能力,以及对媒介信息进行理性、批判解读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一、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8(一)超越保护主义,让儿童学会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在英国,保护主义理念的拥趸认为,传媒传播的信息中,包含大量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对涉世不深的

3、儿童有害的负面信息,媒介素养教育应培养儿童的免疫力,帮助儿童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当时的美国,保护主义理念亦站在维护道德的立场,将媒介视为传播不良信息和诱导失范行径的罪魁祸首[2],呼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保护包括儿童青少年在内的社会公众免受媒介信息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自上世纪9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才开始在内地零星开展。受传统文化及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中,教导儿童远离媒介从而保护儿童免受媒介不良影响的观念亦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家长限制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甚至不让儿童接触媒介;对于媒介中儿童难以理解的信息或不适宜儿童接触的信息,家长没有向儿童

4、进行阐释、帮助其理解,而是简单粗暴地切断儿童接触这类信息的途径;忽略儿童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以成人的知识和经验取代儿童的真正需求,比如不让儿童看电视和接触网络,认为电视和网络会影响到儿童的学习,而以书籍代替。8保护主义理念的前提,是将儿童视作易受媒介信息影响的、缺少能动反应的弱者。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过去的错误在于将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在他成为一个社会成员以前,他是无甚价值的,儿童的“现在”没有被认真地考虑进去。所谓“现在”,就是“儿童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心理需要来生活”[3]。超越保护主义,将儿童视作独立的、能动的个体,让儿童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应成为儿童

5、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理念。接触和使用大众传媒,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儿童权利”之一。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对于儿童来说意味着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传媒的各类节目应成为丰富儿童生活、让儿童充分享受到童年快乐的工具,而不是剥夺儿童的童真,使其快速成人化的工具;第二,成人的知识与经验可以用来指导儿童使用传媒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强加或灌输给儿童。(二)注重培养儿童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媒介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媒介信息已经成为儿童了解世界、作出判断、付诸行动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培养儿童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应成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

6、内容。具体而言,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媒介信息中选择出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沉迷于信息的海洋不知所从;2.能够区别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真实”之间的差异;3.能够对媒介信息真伪及其隐藏的价值观念进行理性判断并作出批判性解读。8从学会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学习所用,到理性解读媒介信息和批判性对待媒介信息,意味着媒介素养更进了一步。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儿童理性解读媒介信息和批判性对待媒介信息的能力,亦是培养他们成长为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需。(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儿童学会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和第1

7、3条对儿童的“发表权”进行了如下规定:“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儿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4]但在当前,儿童往往被作为成人活动的装饰品而出现。例如在一些庆典上,儿童被要求向领导或模范献花;在一些有关儿童的活动中,按照成人的授意对着镜头说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