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6045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提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但在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理论和实践中也尚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基金项目:201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2114)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2日一、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
2、接的关键7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呼吁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衔接。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联接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内容,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等方面相互承接、合理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由此可见,在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过程中,中高职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到中职与高职两个层次培养
3、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是实施中高职教育体系衔接的关键所在。(一)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中高职衔接内涵涉及办学形式、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多个层面。但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主题应该是学生,最有效的载体应该是课程体系。方式和模式很重要,但课程体系作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有效载体。(二)课程体系是反映社会人才需求的最具体呈现。职业岗位对社会人才提出一些抽象的和具体的要求,教育应该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这些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课程体系正是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
4、及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归纳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师生的教与学,使学生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三)课程体系是联系师生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中高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同,在衔接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就要考虑到师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程体系架设起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当前与目标之间的有形桥梁。二、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7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但在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理论和实践中也尚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一)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脱节。
5、课程设置出现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课设置出现脱节;二是专业课程设置出现脱节。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普高生;二是中职生,主要生源是普高生。普高生知识基础扎实,但是没有专业方向,没有经过技能训练。中职生有专业方向,有专业技能,但是文化基础较薄弱,普高生和中职生显然不在同一起点线上,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编制的。对两种生源采用混合培养方式,从而导致中职毕业生入学高职院校以后,中职生理论知识跟不上,基本技能又要重新开始练习,浪费了中职教育资源,显然
6、不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这对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定的困难。7(二)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目前,中高职衔接的现有模式,主要有两种:“一贯制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一贯制衔接模式”也即是“五年一贯制”,往往是在高职进行5年的学习,课程规划基本上没有重复;“分段式衔接”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对口招生”模式,即中职学生毕业后参加规定的考试而取得进入高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到目前为止,许多中职学校都采用了“3+2”、“3+3”模式,或则是“4+2”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课程结构和学科门类设置雷同,
7、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交叠重复,理论深度没用明显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的情况。有研究者指出:“特别是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相同率达80%以上”。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过的理论和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又重复学习,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而且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了教师、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现以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专业部分课程为例展示如表1所示。(表1)三、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中高职教育体系协调发展,事关能否顺利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目标。中职、
8、高职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存在着诸如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共同特点,中高职衔接除了层次的提升,最显著的特点是两者同时具有职业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本,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以知识的逻辑关系构建,而是应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而构建。7(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