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

ID:31778625

大小:64.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_第1页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_第2页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_第3页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_第4页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胜任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摘要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基于胜任力的视角,促进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重构课程结构,实现衔接创新;开展中高职教学活动交流。关键词课程体系;胜任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3-0036-05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

2、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课程体系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及协调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不足;而职业教育则同时关注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发展,尤其是职业能力和技能[1]。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课程体系为培育学生职业能力而设计,而职业能力则须适应课程体系的学习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实质是学生职业能力在教育上的衔接,因此,研究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

3、要为基础。本文以胜任力模型为工具,对学生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找出相对固化该阶段的关键能力指标,并以关键能力为基础进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实现两者的高效衔接。一、胜任力的内涵胜任力(Competency)也被称作胜任特征,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正是由其自身的胜任特征所决定的,因此,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为

4、工具进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可以承接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办学理念,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构建胜任力模型的过程被称为胜任力建模(CompetencyModeling)0胜任力建模方法源于30多年前McClelland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建模方法在各组织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衍生出许多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一是战略导向法。确定与组织核心观念和价值观一致的胜任力。这种研究思路揭示了冰山模型中的深层胜任力,它是基于某一职业或专业所做的该职业所必需的职责和任务分析。二是行为事件访谈法。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事例预测将来能否胜任工作。这种思路最典型的方法是行为事件访

5、谈(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o其具体步骤为确定效标与效标群组、实施BEI访谈、对访谈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进行访谈文本的编码、确定胜任力模型。该方法在发现特定的胜任力要素和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三是标杆研究法。根据行业关键成功因素(KSF)开发胜任力模型。收集并分析研究其他同行或同发展阶段类似公司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小组讨论或研讨会的方式,从中挑选出适用于本公司的素质,形成胜任力模型。本文不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胜任力建模作为研究重点,只就建模提出建议。根据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特点,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专家、职教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

6、理专家等共同组建胜任力分析小组,对照不同层次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岗位,分析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技能、潜质及工作动机等,而建模时主要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标杆研究法两种方法来分别构建中高职毕业生针对目标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在确定其实践能力的标准因素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在确定其他方面的能力因素时采用标杆研究法。基于两个层次的胜任力特征,就可以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高度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所指“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原理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并将其进行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实

7、现培养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有机统一、协调作用的系统。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体系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互不重复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职教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学科中心模式。该模式以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二是能力本位模式。该模式按照胜任所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形成特点来设计课程,以各专项能力作为教学单元编写教材[2]。能力本位模式针对性强,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能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一、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