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

ID:605507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_第1页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_第2页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_第3页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_第4页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探究  摘要通过构建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对2009年我国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测算发现,多数地区的实际支出都高于计算值,原因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是以高校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来代替的。这会导致如下后果:将由于人员配置不合理而产生的一部分教育事业费分摊到学生身上;由于人员支出占教育事业支出比例过高,从而挤占了本应用于教学方面的支出,导致高校普遍存在教学条件差的现象,潜在降低了学生的培养标准与质量。鉴于此,要调整高职院校的人员结构,优化资源设置,合理测算其生均培养成本。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均成本

2、;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4-0060-047生均培养成本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不包括其他职能)、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一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1]。目前,我国对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研究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很少涉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作为高职院处于校发展重要依据的生均培养成本测算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3、进行生均经费研究,并要求部分省区制定生均经费标准,进行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核算势在必行。一、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的构建本文以现行高职(专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核算进行探讨。(一)模型分析《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规定: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公用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四部分构成。已有研究将生均培养成本分为生均人员支出成本R1、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成本R2、生均公用支出成本R3、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成本R4,并给出了高等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方

4、法[2][3]。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高职院校的生均培养成本进行进一步研究。(二)建立模型1.生均人员支出根据《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将教职工分为专任教师及其他人员两大类,则生均人员支出相应地分为生均专任教师支出和生均其他人员支出。7定义:R1=·M+·β·M=·(1+β)其中,α为教育部高职(专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中规定的生师比,β为其他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M为某地区教师的年平均工资;·M为生均专任教师支出,·β·M为生均其他人员支出。2.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生均对个人和

5、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生均“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公积金)费用支出及生均助学金支出。定义:R2=b·R1+N其中,b为“五险一金”费率(一般在43.5%左右[4]),N为生均助学金支出。3.生均公用支出生均公用支出包括生均公务费支出(办公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取暖费、差旅交通费、车辆使用费、会议费、接待费、修缮费等)和生均业务费支出(实习费、招生费、就业指导费、印刷费、实验费、教研费、网络使用费等)。公用支出和人员支出有关,一般来说,人员支出越大,公用支出就越大。定义:R3=d·R1其中,d为公用

6、支出占人员支出的比例。4.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7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包括生均土地使用成本支出、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成本支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成本支出、生均图书资料使用成本支出四项。定义:R4=t·c1·2%+s·c2·2%+u·10%+m·n其中,t为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生均占有土地面积;s为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u为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m为图书的单位售价(20~50元);n为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生均图书年增量;c1为某地区每平方米土地的平均价格;c2为某地区每平方米建筑物的平均造价。5.高职院

7、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由上,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数学模型为:R=R1+R2+R3+R4=+N+t·c1·2%+s·c2·2%+u·10%+m·n二、实证分析利用模型对2009年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的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测算。(一)数据整理7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高校教师年平均工资以当年教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代替,教职工年平均工资可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查出。由评价标准算得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0%,其他人员的比例为40%,因此,取β=。根据历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见表2,通过拟合(图1)可得d=0.5

8、615。N=助学金支出/高职(专科)在校生数,助学金支出可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查出。土地的平均价格c1及建筑物的平均造价c2可由国研网数据中心相关数据整理得到。m取折中数据。表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教学水平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