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ID:1485667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_第1页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_第2页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_第3页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_第4页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核算生均培养成本是解决高职财务管理问题的核心与出发点。要核算生均成本,首先要确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其次要确立以专业为核心的成本中心,第三要认真确定标准生均成本与实际生均成本的差异与比较。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均培养成本成本核算  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学院生均成本核算体系研究(09YBB134)。  一、学生培养成本核算问题的提出  经过十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2012年为例,普通高校共招生688万人,其中高职学院招生人数为314万人,占4

2、6%。但我国的高职院校有80%由中专升格而成,经过十年的发展,规模得到大幅扩张,但管理水平却没有同步提升,管理模式的单一,管理水平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高职教育纵深发展的瓶颈。  在高职院校管理的众多问题当中,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显得尤为突出。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令所有高校的学费、住宿费不得高于2006年标准。此后七年间,中国高校的学费确实做到了“不准涨”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经费要达到GDP的4%的宏观政策要求,高职从财政取得的投入在不断增长,这部分增长初步解决了高职的基本建设投入、培养成本提升、物价上涨等问

3、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公共财政政策日趋完善,教育投入不会无限期地不断增长,高职院校自身如何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认真核算生均培养成本将是解决高职财务管理问题的核心与出发点。  生均成本从字面理解,就是学校一年的培养成本总和除以学生数而得到的成本数。但按此方法计算出的成本数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的。一是无法区别各专业的实际成本,不利于确定专业发展规划;二是无法找到成本控制的着力点;三是无法甄别哪些是合理成本,哪些是不合理成本。这种不合理的生均成本计算方式,当前恰恰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高职生均成本核算体系有许多

4、问题值得探讨。  二、确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  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1998年发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校实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制度。这一制度能够核算学校的收支,却无法按权责发生制归集相关成本,是核算生均成本的最大瓶颈。一是收付实现制度只能统计收支,核算收支,而开支是否合理和必要,很少有人问津。学校是非营利单位,不需要考虑办学的效益,通常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来发展,而成本核算则可有可无。  为合理制定高校的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

5、法》,在总则中明确三条核算原则。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二是相关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三是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这一办法基本明确了高职生均成本核算原则,但这一原则没有得到贯彻,迄今为止,尚无一所高校公开过按此原则核算的数据。  为改变这一现状,2009年财政部公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6、,新制度中,再次明确了高校的核算原则将由收付实现制转变到权责发生制。虽然大家对这一制度充满期待,但这一制度仍没有正式出台,即使正式出台,如何督促落实好这一制度仍然是个难题。  三、确立以专业为核心的成本中心  要提高成本核算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就必须要划分成本核算单位,也称之为成本归集中心。传统的成本核算理论是将所有费用分为生产成本与制造成本,生产成本以车间为单位归集,制造成本相当于管理部门的费用,在期未时将制造成本分摊到各生产车间。但这种成熟的方法在高职实施尚存在较大困难。  高校有其特殊性,学生本身并不是产品,学生只是享受着

7、专业教育和服务,专业或课程才能称之为产品,学生只是购买了课程或专业。核算生均成本,实际上是核算生均购买或消费的课程或专业的服务费用。为此,归集成本必须以专业或课程为单位。  最为合理与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以课程为中心来核算,但一般高职均有600~1000门左右的课程,犹如企业的零件,种类太多,如按此方法来归集成本,会耗费太多的精力,得不偿失。因此,以专业为单位来归集成本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首先是一般的高职只有30个左右的专业,财务人员能够掌控与核算;其次是专业教研室是高职的最小行政单位,基本具备了人、财、物的管理职责与能力,有

8、内容进行核算。  但如何以专业为中心归集成本,在高职仍然是一大难题。由于资源有限,高职学院绝大多数实行财务统管。以湖南省为例,在72所高职学院中,只有13所学院部分实行了院系两级管理,只占到高职总数的18%。如果以专业为成本归集中心,必须适当下放学院的财权,推行院系两级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