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48618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肛门瘙痒症临床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肛门瘙痒症临床探究进展 关键词:肛门瘙痒;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60-03肛门瘙痒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病变基本局限于肛周,偶尔蔓延到会阴前部,慢性经过,人群发病率为5%[1],多见于青壮年,在老年人人群中发病率也较高,一般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继发性瘙痒较易治疗,原发性瘙痒则多因原因不明而不易治愈,临床容易复发。在过去,肛门瘙痒症的治疗一直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药方面的应用较少,如今,肛门瘙痒症的西医治疗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疗
2、效欠佳、症状反复或是伴有较多的不良反应的现象,而随着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运用中医药治疗肛门瘙痒症越来越多地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其中以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尤为突出,从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现对近5年来中医和西医治疗肛门瘙痒症的发展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1.1中医病因病机9肛门瘙痒症相当于中医之“痒风”、“谷道痒”、“肛门痒”。其总的病因病机与中医之“风瘙痒”大致相同。《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不外乎内外两种病因致病,外因主要为感受风、湿、热邪以及虫淫骚扰,内因则多因久病体
3、弱,血虚风燥,肝肾不足,脏腑衰弱所致,故有“诸痒属虚、属风,热微则痒”和“血虚则生风,风聚则发痒”之说,古代医家对于瘙痒也都有个字独到的见解,但本质上都有相同的认识,即“风”为发病的最关键因素。即便如此,肛门瘙痒症由于其发病位置的特殊,却又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根据其特定,笔者认为其辨证分型主要可归纳为:风(湿)热侵袭型:症状多以肛门瘙痒伴灼热感、肛周皮肤潮湿为主,舌脉及全身症状符合风(湿)热的特点;肝肾阴虚型[2]:以证见瘙痒仅限于阴部为特点,与肛门瘙痒的特殊发病部位的特点相似;血虚风盛型:发病时间较长,病程反复,因虚致
4、实;虫毒骚扰型,此型多见于儿童及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多于寄生虫疾病相关。1.2现代医学9目前普遍认为肛门瘙痒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其发病因素主要由各种刺激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尤其是粪便排泄物的通过和日常饮食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与局部的肛门皮肤病。肛门及会阴部疾病。寄生虫及一些全身性疾病有关。本病瘙痒的症状主要由于以表皮内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为构成的痒觉感受器,受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后导致局部组胺,激肽和蛋白分解酶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并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引起的[3]。根据病因分类,肛门瘙痒症可以大致分为原发性瘙痒和继发
5、性瘙痒,临床上原发性瘙痒一般无原发性皮损表现,治疗难度较大,症状易反复,临床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而继发性瘙痒的治疗原则主要以处理原发病为主,一般原发病治愈后,肛门瘙痒症状可自然缓解。2治疗2.1传统的西医治疗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原则仍以积极治疗引起肛门瘙痒的有关原发病变或全身疾病及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其治疗原理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阻滞引起瘙痒的神经传导。临床具体应用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内服或外用药疗法,前者主要有以应用亚甲蓝为代表的局部注射疗法及以瘙痒区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切除术为代表的手术疗法。张氏[4]采用复方亚甲蓝肛周皮层注射
6、术治疗肛周瘙痒症;N.E.Samalavicius等[5]运用1%亚甲蓝注射治疗原发性顽固性肛门瘙痒症,陈氏[6]则联合运用封闭及皮下神经切断术治疗肛周瘙痒症,J9Lysy等[7]采用时下比较热门的辣椒素治疗自发性顽固肛门瘙痒症并取得一定的疗效,该实验提出辣椒素有希望成为比以往口服药物更新、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除了上述2种主流治疗方法之外,还有较为经典的局部外用消炎止痒类药物以及口服抗组胺一类药物,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基于肛门瘙痒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及某些精神因素有关的理论,梁氏[8]在氧化锌软膏外涂和口服西替利嗪的
7、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研究,提出运用抗抑郁药物能够加强治疗单纯性肛门瘙痒症的效果,有效抑制疾病的恶性循环。但无论是广泛应用的亚甲蓝还是理论新颖的抗焦虑药,其副作用都不可忽视。虽然亚甲蓝为诸多临床医生所喜爱,但该药物的神经毒性不可忽视,其毒性作用与用药浓度成正相关,高浓度的亚甲蓝可能造成运动神经损伤,治疗中误注入血管也可产生毒性反应。从患者的立场出发,笔者不推崇过度强调亚甲蓝的治疗价值。而手术疗法无疑对于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接受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疾病,因此临床上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肛门瘙
8、痒症已少之又少。2.2中医内服法目前国内普遍公认的辨证分型[9]主要有如下3种①风热侵袭型:清热凉血、疏风止痒代表方为凉血消风散加减;②湿热下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③9血虚风盛: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代表方为当归饮子加减。不同的学者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在此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又结合临床的经验和个人的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