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2415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3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 摘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整体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项措施。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只要有了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沟通人际,创造出事业上的成就。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
2、作者,即将承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其整体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决定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一、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6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科院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这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不符。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充满人文关怀和慈爱之心的高素质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机构“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显得尤为必要。医学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医务人才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上海2010年
3、会上,150多位来自全国34所开设医科的综合性大学和医科大学的专家及分管校领导呼吁加强我国医学生人文教育刻不容缓。因此,转变观念,迎接挑战,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路与途径,是摆在广大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指出:“强化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
4、怀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理解文化价值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6一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必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逐步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另一方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
5、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第三方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患关系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其中,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不仪要诊治病人的病,还要重视患病的人,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入文素质。古人云“三
6、折肱而为良医”,意思是医生有了患病的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诉求。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信任的基础。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6一是要构建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除必修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外,增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
7、疗问题,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载体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圣地,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提升环境育人的功能;要加强学校组织制度建设,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打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要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象征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要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培育“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