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940261
大小:7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1-2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分析教案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简要说明第一联和第三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4分)【参考答案】第一联用对比手法,以万木来反衬早梅不畏严寒的品格。第三联从嗅觉和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出早梅的内蕴幽香、外显素艳。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⑴-⑵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
2、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5分。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小结:如何描写“物”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如何描写“物”直接描写多种感觉描写形色味等多种修辞(比喻、借代、拟人)间接描写环境(烘托)同类事物(衬托或反衬)人物感受(渲染)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这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最高楼•咏梅陈亮①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
3、须胜辟寒钿②。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③凌波处,蛾眉淡扫④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词的上阕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①手法:拟人、比喻。(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②梅花的特点:开花时间早,颜色形态美好,清高绝俗。(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有如流苏;它的金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金做成的花钿。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
4、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礬②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注: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水的姿态。②山礬:本名郑花,木高数吃,春开小百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礬。诗的前四句是如何描写水仙花的?请简要分析。诗的前四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水仙花。开头两句把直立盆中不动的花朵比喻成轻盈漫步的洛神仙子,把水仙的姿态写得美丽动人。后两句由写姿态转为写心灵,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诗人对花有深情,能够看出它有一种“楚楚可怜”之态,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
5、一样,使人为之“愁绝”。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大纲版)落 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2)(4分)以松“王”与叶“落
6、”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
7、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
8、”答成“烘托”也算对)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阮郎归曾觌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全文处处说燕,却始终不着一个燕字,正如邹祗谟在《远志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