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pdf

简约而不简单.pdf

ID:59667898

大小:4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3

简约而不简单.pdf_第1页
简约而不简单.pdf_第2页
简约而不简单.pdf_第3页
简约而不简单.pdf_第4页
简约而不简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约而不简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约而不简单在上周的轮流试教活动中,赵老师的《百分数》一课,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老师从生活入手,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自学教材,课上谈对百分数的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给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又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孩子们课堂上学得积极主动。如果说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赵老师课堂的两大特色,那么练习题设计的独具匠心可谓课堂的一大亮点。课堂片段(一):师:老师读一些分数,你能把它写出来吗?(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441℅、50℅、100℅、99.99℅、44℅、200℅、)100师:这些

2、百分数中,你喜欢哪个百分数,说说为什么?生:我喜欢100℅,我做什么事,要100℅成功就好了。生:我也喜欢100℅,百分之百就表示肯定的意思。⋯⋯师:我也喜欢一个百分数,今天我们班的同学44人都到校了,我想选择哪个分数表示今天的到校情况呢?生(迫不及待地):44℅生:不对,应该是100℅。(学生们突然明白了,差点儿上了当。于是异口同声地喊到100℅。)师:是不是用100℅表示的就都好呢?生:不是,有时候要百分之百就坏了。生:要是检验商品,百分之百不合格就糟了。师:看来大家的辨析能力很强,你能再从这些分数中选择合适的分数填在下面的()里吗?1、一本书已经看

3、了全书的(),还剩全书的56℅。2、一根铁丝长()米。3、一辆汽车严重超载,装的货物重量是载重量的()。提醒大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教学片段(二):小游戏:老师规定时间,学生在练习本上工工整整写℅,要求写10个。(当然老师给的时间大多数都没写够十个)师:你写了多少个?生:6个。师:这是一年级小朋友都会的,能用百分数表示吗?生:我写了60℅。生:我写了80℅。师:猜猜他们各写了几个?以上两个练习的设计看似很简单,整个过程在老师和学生轻松的谈话聊天中完成,练习二甚至没有题目,老师就那么随意地处理过去了,其实不然,仔细推敲,我们才能感受到老师设计的精心与智慧。一

4、、有目的。教师是认真研读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教学的。片段一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在()里的每一题都是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的。第1小题是针对百分数的具体含义的。第二题是针对分数、百分数的含义的不同而设计的。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可以带单位。第3小题则是针对学生难于理解大于一的百分率而设置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学生理解起200℅就简单多了。二、有情趣。练习的设计注重了情境的创设,既联系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而且形式新颖、富有创意。整个过程在谈话中进行,让学生感到是

5、“我在练、我在思考”而不是教师的压制,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乐此不疲。三、有智慧。每个练习题都是一题多用,教师充分挖掘了其中的思维价值,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学生在充满智慧的挑战中,明确了新知的本质,增强了辨析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构建数学知识。2012年10月课堂要做真探究李艳敏(数学)近两天参与了张老师的市级公开课的备课过程,两个大体相同而具体细节不同的教学设计让我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备课中,我们的大体思路是先复习有关圆的知识,由复习引入圆的周长,怎样求一个圆的周长呢?学生会想到绳测法和滚动法,然后教师提出要是测一个很大很大的圆或教师甩小球

6、,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出这个圆的周长吗?从而造成茅盾,引出要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猜猜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直径)然后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找到计算周长的公式。就在这一个环节,我们曾几次易稿,虽然只是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前加了一个小前奏,却使课堂效果大不一样。第一次设计:⋯⋯师:看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再用绳测法和滚动法求圆的周长了。这两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更普遍的方法呢?师:猜想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直径或半径)师:请你们利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完成表格。物品名周长直径称1号圆

7、2号圆3号圆4号圆师:观察一下我们得到的几组数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由测量和计算,学生会观察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引出“圆周率”。修改以后:师:看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再用绳测法和滚动法求圆的周长了。这两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更普遍的方法呢?师:以前我们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关系,正方形和它的边长有关系,那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呢?(生:直径或半径)。师:(出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是它的长和宽的两倍,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没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生:圆周

8、长的一半比直径的一倍多,另一半也比直径的一倍多,合起来就是2倍多。)师;圆的周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