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38753
大小:14.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6
《倾心打造花园式的人园.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倾心打造花园式的“人园”]美丽的花园作文300字 陶行知关于学校教育的一个譬喻让人感触颇丰!他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花园作了比较后指出,学校不是别的,它是个“人园”,和花园有着相似的意义。他指出:理想的教学,应当使“人园”里面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呈现各人本来之美,以构成整体之美。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数学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发展的效果呢?现结合几个课堂教学现象来谈谈。课堂片断一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橘子》时,一位教师想授予学生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来解决问题,提出有一串珠子按照红、黄、绿、红、黄、绿……的顺序排列,
2、问第13个珠子是什么颜色时,不同的学生想出了不同的办法:①3+3+3+3+1=13,②3×4+1=13,③13÷3=4……1,④13-3×4=1。他们都算出第十三个是红色的。由于教师心里藏着教材上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的标准答案,于是又让学生在桌子上摆,又让学生从已知条件入手,强调用除法的理由,结果在练习第17个和第25个珠子是什么颜色时,学生还是用乘加的方法。这时教师说:你们怎么还用乘法呢?下面都得用除法来算。这时有一个大胆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不能用乘法来算?教师还是机械的重复上面的解释,学生不敢再说话,可脸上却留下了疑惑不解的表情。开始的时候他是站着的,后来就渐渐地矮了
3、下去……[感悟一]:花园非草地,教师岂能温柔扼杀学生个性? 教育的目的应该使孩子的眼睛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许多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这一切是谁造成的?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最可怕的是将花园当成草地,因为花园变成草地只需扎花夫把草扎得一样整齐就行了。这种教育普及之日,便是中华民族生机完全毁灭之时!”以上教师的做法,只会领着学生往一个个事先挖好的“坑”里跳,垄断了学生的思维,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温柔扼杀,也是对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蔑视。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我们不能
4、强求所有的孩子都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不能暗示学生,察言观色,迎合自已;更不能在课堂上扼杀了他们的思维,抹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棱角!我们可以慢慢地去想象,这位“渐渐矮下去”的孩子在剩下的这节课中,在今后这位教师的课堂中,甚至在其他的课堂中,在他的成长道路中会不会也“渐渐地矮下去”呢?倘若上课的教师能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去呵护孩子的心灵,那位“提问”的孩子还会“渐渐矮下去”吗?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片断二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时,我随手在黑板的左边画了两个笑脸,右边画了三个笑脸,接着请孩子们来设计一道加法问题。其实很简单,我心里的
5、答案不外是“左边有两个笑脸,右边有3个笑脸,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可是,孩子们的答案―― 生1:“操场上有两个小朋友在玩,又跑来了3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生2:“丁老师第一天给我盖了两个笑脸,第二天给我盖了3个笑脸,算一算我一共拿了几个笑脸?” 生3:“星期一和星期二我很快乐,后3天我也很快乐,请问,我一共快乐了几天?”……[感悟二]:提供“数学材料”的土壤,培育创造的花朵。 教材不是圣经,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易容”,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一种方向、一条线索,在向教师传输着一种信息。数学学习材料的提供、情景的创设,要给学生遐想的空间,有生活情
6、境、经验的触发点,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会更丰富和生动。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本身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充满着思考与想象的激情。如果我画的是圆形或三角形,孩子提出的肯定只有“左边有两个圆形,右边有3个圆形,一共有多少个圆形?”在此,我只是换了孩子们感兴趣且富有人情味的可爱笑脸,课堂的景观就如此不同,愉悦的数学课堂就成为了孩子们心灵向往的怀抱!其实学生也如同花园里的朵朵小花,需要教师善于为他们提供富生动的“数学材料”的土壤,这样他们的生命才会显得灵动而有价值,我们的个性花圆也会因拥有各具特色、品种繁多的花朵而显得别具一格、弥足珍贵。课堂片断三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比较多少》,
7、认识“>”、“<”这一环节时,我充分地利用孩子们的经验来有效地辅助教学。 师:你们瞧!“>”、“<”这两个双胞胎宝贝长得真像呀,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清他们? 生1:大于号尖嘴向右,小于号的尖嘴向左。 生2:大于号的开口方向向左,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向右。 师:他们俩是通过记住左右方向来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 生3:我发现4>3,4比3大,它的开口也比较大;3<4,3比4小,尖嘴对着3,开口就朝着4。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有一句儿歌:“开口大张朝大数,尖尖嘴儿对小数。”这真是个好办法。 生3:我明白了。你看,开口大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