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93410
大小:18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1-14
《课内比教学评分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表一:南漳县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教案)评价标准课题名称:撰写人:评委:项目分值评分要点得分整体情况(40)内容15齐全课型10齐全课时10符合课标要求书写5书写认真,格式规范具体环节(60)教学目标5符合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5确定准确教法学法5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启发、点拨、精讲“教”的方式教学工具5教具使用恰到好处教学过程20具有渐进性、逻辑性(10分),生学为主,先学后教,学、教内容科学分明、不越俎代庖(10分)板书设计5简明、意深练习设计5独到精致,不惟用现成题或资料教学反思10一课文或相对独立内容一反思,反思出自内心感悟评语总分表二:南漳县
2、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说课、说课稿)评价标准课题名称:撰(说)稿人:评委:项目分值评 分 内 容得分目标分析10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有针对性、导向性。能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来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恰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材分析20准确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重、难点把握准确,能清晰说明确定重、难点的缘由准确说明授课内容的结构特点和编写意图,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处理和利用教材,符合教学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层次性、逻辑性强。教法、学法分析15教法选用恰当、实用,富有启发性、针对
3、性、直观性、灵活性、多样性;能说出教法选择的依据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所选教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分析学情,能从学生学情和课程资源出发,选择适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选学法能与教法有机结合,选用直观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到好处;并能帮助学生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分析45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新颖,能将教法、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结构完整,教学环节分配合理,衔接自然,能用教学理论加以阐述;教学思路清晰,线索一脉相承,循序渐进。教学
4、内容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科要求,无知识性错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能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归纳总结简要、明确,能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反馈练习恰当,作业布置合理所选教学手段能积极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符合日常教学实际,简单易行,人人能学。教学有特色,富有创意。基本素养10教态自然、大方,举止文明;语言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板书设计精炼,操作准确无误遵守说课时间(超时每3分钟扣1分)。写说课稿要求1、遵循说课内容、程序,表达简洁、准确,行文流畅,书写工整 2、体现学科教
5、学规律和特点,教学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3、说理透彻,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定的逻辑性 评语 总分表三:南漳县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评课稿)评价标准 课题名称:评课人:评委:评 课 内 容项目内 容要 点教材把握目标、要求①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②是否明确、具体重难点确定①是否恰当②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步骤①时间分配及控制是否合理②各环节过渡及转换是否自然、合理教法选择①是否与教材内容和教师实际有机结合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思维训练③是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④是否从实际出发,运用现
6、代教学手段双边活动设 计①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发挥如何②练习及活动是否具有层次感③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及活动量是否广大教学原则运 用①是否体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②是否重视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因素培养板书设计③是否合理体现知识的逻辑性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学生兴趣是否浓厚,反映是否积极。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信息反馈教学信息交流是否反馈及时,矫正奏效完成任务是否当堂完成各项任务,不留尾巴,不拖堂教师素养教 态是否亲切、自然、大方,有个性特点语言素质是否准确、清晰、流畅,形成教学风格应变能力是否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写 评 课
7、稿 要 求分值1、实事求是,评价客观、全面、中肯152、突出该节课的主要特色253、3、指出该节课的不足,改进意见(教学建议)切合实际,实用性强204、观点鲜明,说服力强,有观点有事例,有理论依据205、体现学科教学规律和特点,有一定理论水平156、表达简洁、准确,行文流畅,书写工整5评语 总分表四:南漳县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讲课)评价标准课题: 执教人: 评委:项 目评 价 内 容得分教学目标10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恰当,符合
8、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包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