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读悟写.doc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

ID:59559108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1-11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_第1页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_第2页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_第3页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_第4页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高年级读悟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读悟写一、以“读”为先,激情促读,感知文本内容1、课前预读,做好铺垫。“课前预读”是学生将原有阅读认知水平带入新的阅读情境,初步实现基本目标,能够感知重点目标,积极建立阅读广泛联系的独立阅读准备活动。它对于将学生引入阅读过程、感知阅读材料、优化阅读目标,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和基础性,它作为阅读过程中的一个操作环节,对教与学都十分重要。此环节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读读生字新词,将其划出,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3)课外拓展的相关准备。它包括课前准备,如读《再见

2、了,亲人》先读读有关历史资料;如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课前做做类似的实验等等。“课前预读”时间安排以自习时间为主,同时也可结合家庭作业作适当布置,要以便于教师指导为原则。由于预读阶段是解决阅读基本问题,是实施目标基本定向,因此,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领悟。但它作为本模式的一个教学阶段,地位重要,教师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且要科学安排教学程序,特别要有时间作保证,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还要环绕总体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矫正,从而使“课前预读”全方位“准备”到位。2、话题创设,导入新课。课堂导入,是贯穿

3、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有的则围绕课文内容,确立话题,为新课导入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阅读的情境中。(1)依据生活实践,导入新课。教师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丰富的实践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动起来。如教学《丰碑》一课,首先让学生理解现实中的石碑,再与文中的“碑”进行对比,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巧设情境,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搭了一个台阶。(2)利用课件手段,导入新课。多媒体

4、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阅读课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变抽象为形象。如我校教师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师:台湾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山(多媒体出示一座座山)人们把山与山之间低凹狭长的地方叫做“山谷”。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台湾的蝴蝶谷走一走,看一看,想去吗?生:想。师播放课件。教师播放台湾蝴蝶谷的美丽课件,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情境中去。在蝴蝶谷中,学生流连忘返。(3)巧用语言激趣,导入新课。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

5、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4)检查复习知识,导入新课。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或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进行词语训练、问题解答等形式练习做为新课的过渡。情境导入的方式很多,有的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有的也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3、再读课文,扫清障碍。在初读课文时,新的字词和新的课文内容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大障碍。学生应发现自己尚未掌握

6、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求得新知识,也可向教师求教;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在阅读中解决解读文本的障碍,学生能够正确,并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之上达到流利的目标。此环节是对第1环节学生预读的检查与延续。(1)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达到读正确的目标。(2)指导学生识字,写字。(3)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年级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识字写字环节;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学生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

7、通顺、读流利。4、整体感知,把握要点。在学生自主预习,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粗读或浏览课文,并就课文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内容可以是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或者是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质疑等,这是学生初读文章的收获,也是学生思考和认识的起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如我校潘利老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抓住小英由忧郁变为开朗的前后情感变化这条主线,理清课文有脉络。冯军主任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引领学生,把书读薄,找到了文中志愿军对话的大娘、小金花和

8、大嫂……二、以“读”为本读悟结合品鉴文本内涵1、研读课文,质疑问难在深入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就课文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将学生的众多问题纳入落实课文教学目标的轨道,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质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