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中悟写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

ID:32557845

大小:65.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2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_第1页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_第2页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_第3页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_第4页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读中悟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中悟写,“言”“意”兼得--------------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是“得意”;学习运用文本的语言文字,品味其字词句章的为文之妙,是“得言”。一、为什么倡导读中悟写,读写兼得?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怎么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如几年前薛法根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可见阅读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对此汪潮教授呼吁:语文课中听说

2、的时间要降下来,读的时间要控制,写的时间要挤进去。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同时倡导读写结合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课标前言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也非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

3、)。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方法,“读”“写”结合,锻炼出学生的语言素养,达到“言与意齐飞,涵咏共读写一色”的境界,实现意与言有机的统一。二、如何做到读到读中悟写,读写兼得?1.首先要明确写的目标。写话教学应该根据年段特点,低年级以写一句话为主,中年级以

4、写几句话为主,高年级主要是写一个片断。阅读教学来中写的目标有两个:为读而写,为写而写。为读而写是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如:适度的想象补白,课文的续写、缩写、读后感等。为写而写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仿写。明白了关于写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教师要有意识的凸现表达方法。一是教师要正确地解读文本的表达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如:《第一场雪》写雪“大”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其表达方法:这三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与比喻的

5、方法从以下六个方面写这场雪的“大”①雪花之“大”:鹅毛般;②地面颜色变化之“快”:一会儿就白了;③声音之“响”:簌簌;④时间之“长”:整整一夜;⑤范围之“广”: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⑥积雪之“厚”:一尺多深。二是要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贯穿在以后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领悟表达方法。如《雷雨》初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知道作者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将相和》初读之后引导学生加小标题,知道这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几个小故事

6、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这句话中有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而要从8小时写起,用意何在?”“在这挖的过程中个过程中,父亲一定是非常痛苦的,他一定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危险,那他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呢?你能想象出他的动作、神情和内心吗?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3.选取恰当的读写结合点。在阅读教学中,写的基础是理解课文内容,写话一定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⑴

7、仿写句子策略:提示语境,巧妙引渡。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佳句,作为读写结合点。先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品读,体会句式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接着提供语境,让学生运用相关的句式进行练习;最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进行仿写。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如在《我要的是葫芦》中,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先读句子,与陈述语气的句子相比较,体会语气和情感色彩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将陈述句改写反问句感叹句。⑵补写文章中的空白策略:联系具

8、体的语境,引发想象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抓住空白点进行想象补白,以拓展课文内容的空间,拓宽理解的背景,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①针对故事场景进行补写。如:《二泉映月》一文中写道:十多年过去了,师傅早已离开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