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

ID:59543418

大小:2.5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11-09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_第1页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_第2页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_第3页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_第4页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只是分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评定主要内容•(一)平衡的定义•(二)平衡的分类•(三)维持平衡的条件•(四)评定的方法平衡功能评定目的•确定是否存在影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原因•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跌倒风险的预测(一)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保持体位、在随意运动中调整姿势、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二)平衡功能分类•静态平衡•又称一级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在睁眼和闭眼时维持某姿势稳定的过程,例如坐位和站位时平衡。(二)平衡功能分类•自我动态平衡•又称二

2、级平衡,指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例如行走过程的平衡。(二)平衡功能分类•他人动态平衡•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重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行走。动态平衡指身体在空间移动时,维持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自动动态平衡他动动态平衡平衡功能分级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可将平衡功能分为4级•I级:能正确地完成活动;•II级:能完成活动,仅需要较小的帮助来维持平衡;•III级: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大的帮助来维持平衡;•IV级:不能完成活动(三

3、)平衡的条件•基本条件:正常的肌张力,使人体能支撑自己并能抗重力运动,但又不会阻碍运动。•此外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1、感觉输入:•人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三)平衡的条件前庭(内耳)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觉三个系统,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感觉系统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2、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3、运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使人体能保持

4、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选择性的运动身体其他的部位,将身体重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平衡功能评定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氏病、小脑疾患、脑瘫、脊髓损伤等•前庭功能损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下肢骨折、截肢、运动性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平衡功能评定禁忌证•严重的心肺疾病•下肢骨折未愈合(四)平衡评定方法•1、评定的程序•2、评定方法1、评定程序•检测个人是否能做到以下几点•(1)在静止状态下1.能独自维持体位2.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界变化发生反应并做出必要的姿势调整.3.具备正常的平衡反应.1、评定程序•(2)平衡地完成

5、某项运动1.能精确完成.2.能回到原位或维持新的体位.3.完成不同速度的运动,包括加速和减速突然停下和开始.1、评定程序•(3)在一个动态支撑点保持平衡•(4)在用力时维持平衡(推一个物体)•(5)在睁眼、闭眼时能控制姿势2、平衡评定方法•观察法•量表法•平衡仪测试法观察法•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双足靠拢站,足跟对足尖站,单足交替站等。•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量表法•属于主观评定后的记录

6、方法。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有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Berg平衡量表测试、MAS平衡测试和Semans平衡障碍分级等。1从坐位站起2无支持站立3无支持坐位4从站立位坐下5转移6闭目站立7双脚并拢站立8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9从地面拾起物品10转身向后看11转身36012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13两脚一前一后站立14单腿站立Berg平衡量表测试、•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1、2、3、4分,最低为0分,最高分为56分•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阶•0-20分:平

7、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平衡仪测试法平衡反应的形成规律•平衡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谢谢!二、协调功能评定二、协调功能评定•1、协调的定义•2、协调的临床评价•3、评定程序•4、评定方法1、协调定义•协调:指人体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协调运动: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与特定运动或动作相关的肌群以一定的时空关

8、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平稳、准确、有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