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

ID:595283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_第1页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_第2页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周云龙  跨文化的国家形象研究不仅批判文化多元主义背后的西方现代文化一元主义的强势冲击,而且反思从后殖民文化的西方中心主义滑到大国崛起梦幻的东方中心主义的悖谬逻辑。“东方”与“西方”在这种互为客体式的批判中实现了双重的相对化,而“中国”则始终是透视这一过程的基本载体,它在担当解构“东方/西方”二元框架的功能时,类似于布尔迪厄的“参与性对象化”,自身最终也实现了相对化。  一项学术研究总是分享着其所处时代的知识关切。作为“软实力”的国家文化形象目前已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意

2、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全球化进程中思考“跨文化的中国形象流动的结构性联系”,藉此回应中国文明崛起时代的文化自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的问题意识本身就来自不均衡的全球格局所带来的话语逆差,或者说正是对于“跨文化”的对话立场的孜孜诉求构成了研究的知识动力,因此索解作为该项研究成果的“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丛书”所内含的时代关切就需要一个动态的视角——既在“西方”之外,且在“西方”之内。  这种“内”与“外”的关系生成、联结、转化与(即将的)超越均有赖于“中国”这一媒介。其基本思路是:借“世界”的眼光发现“中国”,再由被发现的“中国”发现“

3、世界”和“西方”,最终由“世界”、“西方”反思中国/自我。如此,世界、西方、中国/自我同时历经了一次互为客体化的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国”在此间成就了一种多重角度交织而成的视觉结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研究就是在这种复杂的视觉结构中展开的。  “中国”作为跨文化形象学的  研究方法  1990年代中后期,周宁教授在国内首倡跨文化形象学,并率先投入中国的西方形象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理论前提与观念方法都还处于开辟与探索阶段。如果把“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丛书”放置在这一学术长镜头中考察,将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跨文化形象学

4、的“中国”方法的思考脉络。  跨文化形象学自首倡以来就面临着西方“汉学”和比较文学“形象学”两大学科(抑或知识体系)所带来的压力,而其“中国”方法的思考也正是来自于对于传统的学科边界的反思与批判。在《汉学或“汉学主义”》一文中,周宁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角度质疑汉学学科的合法性并尝试进行解构性批判,深刻地指出西方汉学研究关注的是知识问题,而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注的是知识与想象的关系以及渗透知识与想象的权力运作方式;《跨文学形象学的中国问题》则论证了跨文化形象学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不同:比较文学形象学只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异国想象,而跨文

5、化形象学关注不同类型的文本如何相互参照、相互渗透,共同编织成一般社会观念或一般社会想象与无意识中的中国形象,比较文学形象学大多只满足于描述某部作品或某一时期某些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只意识到研究什么,没有反思为什么研究,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在与传统学科的比较以及对其缝隙与空缺的补正中,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前提得以逐步廓清,更为重要的是,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也得以初步设计。西方的中国形象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其系统的研究。  正如丛书《总序》里面描述的那样,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仅仅是跨文化形象学研究的起点,它似乎还无法真

6、正凸显“中国”方法。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提出的问题虽然涉及了西方现代性想象构筑的中国形象如何控制着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中国形象的生产与传播,形成后殖民时代的泛东方主义化倾向,如何影响中西关系与现代世界文化格局,如何塑造中国的现代性自我想象,进而影响现代中国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的方向与方式,但是无法在其既有的理论框架中进行解答。因为“中国”在此作为西方现代性想象的文化他者,已经预设了中国的客体位置,衡量中国的尺度永远只能是西方的。作为方法的中国依然还没有真正出现。即便如此,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还是为跨文化形象学的“中国”方法进行了奠基,其

7、中的问题意识其实正呼唤着“中国”方法。  实现“中国”的“世界”客体化  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相比较,“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丛书”关注的三大问题,即“世界不同国家文化区的中国形象自身的特色与传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区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流动的关系网络”、“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实践中的权力结构”,在研究对象上试图超越“西方”,彰显出一种走向“西方”之外的“全球主义”冲动。该丛书涉及的西方(《西欧的中国形象》、《美国的中国形象》、《俄罗斯的中国形象》)、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的中国形象》)、东亚儒家文化圈(《日本的中国形象》)、南亚(《印

8、度的中国形象》)、东南亚(《东南亚的中国形象》)、非洲(《非洲的中国形象》)与拉美(《拉丁美洲的中国形象》)等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中国形象既彼此不同,相对于“西方”而言亦有自身的特色与传统。“全球主义”作为一种问题意识或批判视野,在世界的中国形象研究中有着双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