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

ID:59482195

大小:1.15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0-09-13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_第1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_第2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_第3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_第4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本章内容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第二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第三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第四节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第五节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第六节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膜结构与性质(熟悉)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熟悉)重要概念膜转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药物的体内过程伴随着药物的膜转运口服吸收:药物经口服给药,通过胃肠道粘膜、肝脏而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吸收是药物产生疗效的基础。(一)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一、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1.基本结构: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

2、质分子:嵌入磷脂层,与药物可逆结合,药物载体3.糖类:与脂质、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糖脂、糖蛋白(二)生物膜的重要性质半透性: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脂溶性小的药物不易通过流动性:脂质双分子层可流动不对称性:膜结构中蛋白质分布不对称(三)膜转运途径1.细胞通道转运: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2.细胞旁路转运:水溶性小分子药物二、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膜两侧的物质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特点:①高浓度到低浓度②不消耗能量③非解离型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此方式转运④大多

3、数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一)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1.单纯扩散绝大多数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透膜转运受膜两侧浓度差限制服从Fick扩散定律dC/dt=DAK/h(CGI-C)2.膜孔转运: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通道。0.4-1nm贯穿细胞膜的含水微孔水、乙醇、尿素、糖类1.促进扩散(易化扩散)(1)概念: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蛋白的帮助下,以物质的浓度梯度为动力,而不需要代谢能量穿膜运输方式。(2)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耗能;转运快(二)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

4、mediatedtransport)药物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透过生物膜被吸收的过程。带电离子和分子量稍大的水溶性分子,采用该方式转运。分为促进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易化扩散示意图载体是一些贯穿脂质双层的整合蛋白。当它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与溶质结合后,即引起膜蛋白质的构象变化,把物质转运到浓度低的另一侧,然后与物质分离。转运中载体蛋白质并不消耗,可以反复使用。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采用该方式进行转运。(1)概念: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如离子泵),药物从膜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为主动转运。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

5、t)(2)特点:①逆浓度梯度;②消耗能量;③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④饱和现象;⑤可用米氏方程来描述转运速率。吸收部位药物浓度与主动及 被动吸收速率之间关系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如钠-钾泵也称Na+-K+-ATP酶。其他生物泵:钙泵(也称Ca2+-ATP酶),转运I-的碘泵,转运H+的质子泵等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K+、Na+、有机弱酸、弱碱等离子型采用主动转运。1概念: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2特点:有出胞和入胞两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对蛋白质和多肽类等高分子药物的吸收非常重要。

6、(三)膜动转运(pinocytosis)膜蛋白可以介导水溶性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它却不能转运大分子,如蛋白质、多聚核苷酸等。这些大分子物质乃至物质团块需要借助于细胞膜的“运动”,以出胞或入胞的方式完成跨膜转运。出胞和入胞细胞外环境细胞质入胞是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病毒、异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等)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并分别称为吞噬和胞饮伪足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出胞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出胞主要见于细胞分泌活动,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酶原颗粒、轴突末梢释放

7、神经递质分泌物调节因子刺激信号:激素、神经递质转运机制转运载体机体能量浓度梯度转运物质单纯扩散————顺有机弱酸或弱碱主动转运++逆营养物质促进扩散+——顺营养物质膜动转运——+逆大分子物质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三、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一)胃柱状上皮细胞1.特点:有褶壁,但无绒毛;含有胃蛋白酶为主的酶类,盐酸;pH为1.02.药物吸收:药物多被崩解、分散、溶解;吸收有限;弱酸性药物易吸收,(二)小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1.特点:含环状褶壁,绒毛,微绒毛,表面积很大。2.药物吸收: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pH为5.0-7.0,弱碱性药物

8、吸收的理想环境。小肠绒毛示意图绒毛微绒毛(三)大肠比小肠粗而短,有皱纹,但没绒毛,药物吸收有限。有直肠给药和结肠定位给药。第二节影响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