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5298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2-29
《小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不适应形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载体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谈了几点浅薄的认识和体会。关键字: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慢慢褪去它的光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不适应形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体—和谐—高效”的教
2、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其主旨在于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影响学生成长的各个因素之间和谐有序地发展,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6在探索与实践“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和谐高效学习的前提。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下面我就
3、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薄的认识和体会。一、“我是主导者”——增强自身素质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摒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是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对学生帮助和引导的作用。新课程中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引导也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畏惧登山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拉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
4、上攀登。尽管这里把教师“教”的特点说成是“帮助”和“引导”,但这不过是教的方式变了一下,说到底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导”。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就像主持人一样,起着衔接知识,掌控课堂进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强化自己,才能更好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不断提升自身各项素质对构建“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6二、教学环境是摇篮创设民主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在
5、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师服务的主体是教师的合作伙伴。课堂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愉快的心情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大脑被激活,大脑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是精神系统网络易接通,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存储和提取的速度也快,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十分强调教学民主。他认为民主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梁就越坚固,越宽阔。因此,在课堂内创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民主氛围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肯定性、表扬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不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仔
6、细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一步进行引导。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尽可能选取有趣的话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三、学生是主体6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的作者黄全愈先生认为,“不教是为了教”,这句话可分解为“不教是手段
7、”,“教”是目的。也就是说,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孩子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学会”强调的是结果——学懂现实世界的知识。“会学”则是强调探索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既“会学”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一)“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得”从认知心理学讲,学生对
8、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物化到内化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有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特别是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