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

ID:59441033

大小:1.2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9-18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_第1页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_第2页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_第3页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_第4页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分方程的建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章本章的主要内容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和求解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等效变换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梅逊公式脉冲响应函数各种数学模型的相互转换2.数学模型1)定义: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就称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1.模型可以用来表现事物某些特性的替代物。具体模型抽象模型2)要求:a.能反映所要表达问题的主要特性;b.要满足研究的精度要求;c.数学处理要简化。3.为什么要建立数学模型: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只是定性地

2、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大致的运动过程是不够的,希望能够从理论上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依据。另一个原因:许多表面上看来似乎毫无共同之处的控制系统,其运动规律可能完全一样,可以用一个运动方程来表示,我们可以不单独地去研究具体系统而只分析其数学表达式,即可知其变量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代表数学表达式相同的任何系统,因此需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4.表示形式(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常用的)b传递函数c频率特性a微分方程拉氏

3、变换傅氏变换线性系统同一个系统,可以选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如研究时域响应时可以用传递函数,研究频域响应时则要用频率特性。5.建立方法分析计算法是根据支配系统的内在运动规律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推导出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建立数学模型——适用于简单的系统。a、分析计算法工程实验法是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通常在对系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建模方法。b、工程实验法黑盒输入输出但实际上有的系统还是了解一部分的,这时称为灰盒,可以分析计算法与工程实验法一起用,较准确

4、而方便地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际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往往是很复杂的,在一般情况下,常常可以忽略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来简化,但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简化与准确性。不能过于简化,而使数学模型变得不准确,也不能过分追求准确性,使系统的数学模型过于复杂。一般应在精度许可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其数学模型。本章只讨论解析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1微分方程1.定义微分方程是对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的描述,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数学模型。2.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原则(1)进行合理的假设与简化。2)能代表所研究系统

5、的主要特性,满足精度要求。3.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1)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找出相关变量,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量。2)建立相关变量间的函数关系。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仅含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微分方程。4)将方程整理为规范形式。2.1.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指的是存在机械运动的装置,它们遵循物理学的力学定律。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相应的位移称为线位移)和转动(相应的位移称为角位移)两种。【例2.1.1】机械平动系统如图所示,机械运动系统在外力F(t)作用下,位移x(t)的微分方程式。解:根据牛顿第二

6、定律(是弹簧的弹性系数)(是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是质量m的加速度)阻尼器是一种产生粘性摩擦的装置,由活塞和充满油液的缸体组成。活塞和缸体之间的任何相对运动都将受到油液的阻滞。阻尼器用来吸收系统的能量并转变为热量而散失掉。【例2.1.2】机械转动系统如图,列写外力矩M作用下系统角位移θ的微分方程:解:根据机械转动系统的牛顿定律(是阻尼器的阻力力矩)作用与系统的力矩之和(是惯性负载的转动惯量)(是阻尼器的粘性摩擦系数)2.1.2电系统电气系统中最常见的装置是由电阻、电感、电容、运算放大器等元件组成

7、的电路,又称电气网络。仅由电阻、电感、电容(无源器件)组成的电气网络称为无源网络。如果电气网络中包含运算放大器(有源器件),就称为有源网络。解:根据电路的基本定理【例2.1.3】列写图示RLC电路在输入下的微分方程。在这里,令解:回路1:【例2.1.4】列写图示双回路的RC电路在输入下的微分方程。根据电路的基本定理回路2:(1)(2)则:在这里,令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1.3机电系统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动画【例2.1.5】图示为一他激式直流电动机,试列写以电枢电压为输入、以电动机输出轴角速度为输

8、出变量时系统的微分方程。解:当电枢两端加上电压后,产生电枢电流,电压平衡方程为:电阻电压:(是电枢电阻)电感电压:(是电枢电感)电枢反电动势:(是电动势常数)与角速度成正比机电转速方程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是电磁转矩常数)与电枢电流成正比机械动力学方程为:(是转动惯量,是总负载力矩)电动机的动力学:由上述(1)、(2)和(3)消去三个中间变量:通常电枢电感较小,故电磁时间常常数可以忽略不计,则如果取电动机的转角作为输出,电枢电压为,考虑到,则电磁时间常数:机电时间常数:电压传递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