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41271
大小:156.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9-2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内容简介第一章概述-人生处处皆博弈第一篇非合作博弈理论第二章完全信息静态信息博弈-纳什均衡第三章完全信息动态搏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第四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第五章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第二篇信息经济学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I)第七章委托-代理理论(II)第八章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主要内容简介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II)一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棘轮效应(鞭打快牛)二委托人的道德风险与锦标制度三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四最优的委托权安排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委托人的问题是选择a和s(x)最大化期望效用函数(P),满足约束条件(IR)(IC)
2、,即:状态空间模型化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委托代理-基本模型的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是一次性的一个委托人只面对一个代理人每个代理人只从事一种工作可进入的合同信息是给定的委托人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等等。。。。如果放松这些模型的假设,将会如何?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II)一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棘轮效应(鞭打快牛)二委托人的道德风险与锦标制度三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四最优的委托权安排一、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显性激励机制:如果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为了诱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委托人必须根据可观测的行动结果来奖惩代理人,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称为“显性激励机制”
3、。假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是一次性的但是参与人在多次动态博弈中的行为可能完全不同于动态博弈,委托代理关系中也如此,有时候,“时间”本身会解决问题。一、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伦德纳(Randner,1981)和罗宾斯泰英(Rubbinstein,1979)使用重复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保持长期关系,双方有足够耐心的话,那么,帕累托一阶最优风险分担和激励可以实现。直观地讲,在长期关系中,一方面,根据大数定律,外生不确定可以剔除,委托人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变量中推断代理人努力水平,代理人不可能用偷懒的办法提高自己的福利;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合同向代理人提供保险的方法,委托人可以
4、免除代理人的风险。进一步,即使合同不具大率上的可执行性,出于“声誉效应”的考虑,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合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莱瑟尔(Lazear,1979)证明,在长期雇佣关系中,“工龄工资”制度可以遏制员工的偷懒行为。直观地讲,在工作的早期阶段支付的工资低于边际生产率,二者的差额等于一种“保证金”,当被发现偷懒时,偷懒者被开除,损失了保证金;因此,偷懒的成本增加,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这个模型为强制退休制度的存在提供了解释,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工资大于边际生产率(或保留工资),自然没人愿意退休,因此,必须强制退休。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法玛(Fama,
5、1980)认为,激励问题在委托-代理文献中被夸大了,在现实中,“时间”可以解决问题。但他的解释与伦德纳和罗宾斯泰英不同。法玛强调的是代理人市场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他认为,在竞争的经理市场上,经理的市场价值(从而收入)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从长期来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经理也有积极性努力工作,因为这样做可以改进自己在经理市场上的声誉,从而提高其收入。代理人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研究证明:如果经理工作T期,那么除最后一期努力为0外,所有T-1期的努力都为正。并且可以证明,努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是年轻的经理越努力。直观地讲,隐性
6、激励机制只所以起作用,是因为现期努力通过对产出的影响改进市场对能力的判断,因此任何弱化这个声誉效应的都会弱化激励机制。代理人棘轮效应(鞭打快牛)如何建立代理人业绩评价标准?比如说,如果委托人知道这个标准,如搬运工,他就可以将代理人的实际搬运量比较,决定对代理人的奖惩。建立业绩标准的一个办法是由工程师进行”时间-动作”研究。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其他人的业绩,即“相对业绩比较”。但在许多情况下。上述两种方法是不适用的。为什么?代理人棘轮效应(鞭打快牛)比如,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销售员,每个市场不同,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的销售量。其他人的业绩也很难是一个“标准”。如果代理人是总经理,而不是一个装配线上工
7、人,则上述两种方法更不适用。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棘轮效应(鞭打快牛)代理人过去的业绩包含有用的信息,是否能将代理人过去的业绩作为标准?代理人越努力,好业绩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标准”也越高,当代理人预测到他的努力将提高“标准”时,他努力的积极性也就下降。这种标准随业绩上升的趋向被称为“棘轮效应”。棘轮效应(鞭打快牛)“棘轮效应”最初来自于对苏联计划经济的研究(魏茨曼,1980)。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的年度生产指标根据上年的实际生产不断调整,好的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