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

ID:59208354

大小:75.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26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5章 液体制剂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液体药剂5-6学习要点掌握乳剂的定义、组成、类型和特点掌握乳剂常用的乳化剂掌握乳剂制备的方法掌握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的方法了解乳剂的质量评价第五节乳剂一、概述定义:乳剂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称乳浊液分散相内相不连续相分散介质外相连续相乳剂的组成乳剂的类型1)按分散相质点大小分:普通乳剂液滴一般为0.4~10μm,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亚乳剂是指液滴粒径为0.1~0.5μm的乳剂,如静脉注射乳剂。微乳剂(本书纳米乳)是指液滴粒径小于0.1μm的乳

2、剂,为透明液体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水包油(O/W)型油包水(W/O)型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W/O/W二类。鉴别乳剂的类型稀释法:O/W型乳剂可加水稀释而不能加油稀释W/O型乳剂可加油稀释,若加水则乳剂集聚不分散;染色法:水溶性染料可溶解在乳剂的水相中;油溶性染料可溶解在乳剂的油相中;油性:苏旦-III水性:亚甲蓝W/OO/W导电性试验:O/W型乳剂能导电;W/O型乳剂不能导电乳剂的特点与要求小大快高(p67)要求:不易分层、不得发霉、酸败、变色、产气二乳剂形成的机理做功功转化为界面能(乳化)非自发过程自发过程第

3、三种物质:乳化剂OW(一)界面张力学说:常用乳化剂大多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张力,一般可使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为原来的1/201/25倍,使分散相液滴的表面自由能降低以至不易重新聚合。(二)形成界面膜:乳化剂在界面形成坚固的界面膜,从而避免内相液滴的互相积聚和长大。界面膜的类型:单分子膜:表面活性剂多分子膜:亲水性胶体固体微粒膜:固体粉末复合凝聚膜(一)、种类1.天然乳化剂特点:多为高分子化合物,亲水性强,能形成O/W型乳剂,多数有较大的粘度,能增加乳剂的稳定性。使用这类乳化剂需加入防腐剂。常见品种:阿拉伯

4、胶,西黄蓍胶(辅助),豆磷脂,皂甙,明胶,卵黄,其他(辅助)等三.乳化剂2.合成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在分散相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特点:乳化能力强,性质稳定,混合使用或与油溶性极性化合物联用,可形成复合膜,增加乳剂的稳定性;阳离子型乳化剂:毒性大阴离子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硬脂酸钙(W/O),十二烷基硫酸钠等非离子型乳化剂:司盘类(W/O),吐温类(O/W)此外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O/W3.固体微粒乳化剂O/W型乳化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皂土,碳酸钙,二氧化硅等;W/O型乳化剂:氢

5、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炭黑,松香等。固体粉末:<90°>90°皂土,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锌与水相的亲和力大与油相的亲和力大O/W型乳剂W/O型乳剂HLB值:3~6W/O型乳剂HLB值:8~18O/W型乳剂混合乳化剂的HLB值:HLB=(WA•HLBA+WB•HLBB)/(WA+WB)乳化剂的HLB值与稳定的乳剂的关系:油相所需的HLB值乳化剂的HLB值(0.51.0)乳化剂的HLB值及应用外用乳剂:可选用无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不宜采用高分子溶液内服乳剂:必须无毒无刺激性,可选用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琼脂等高分子

6、及多糖,蛋白质等肌肉注射:可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等静脉注射:可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PluronicF-68或精制豆磷脂,卵磷脂等(二)乳化剂的选择和应用具体:乳化剂的HLB值及应用HLB值:3~6W/O型乳剂HLB值:8~18O/W型乳剂混合乳化剂的HLB值:HLB=(WA•HLBA+WB•HLBB)/(WA+WB)合并使用的原则:类型相反的O/W型和W/O型离子型乳化剂不能混合使用阴阳离子型乳化剂不能配伍使用O/W型和W/O型的非离子型乳化剂可共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与其他乳化剂合并使用乳化剂的配伍使用四.乳

7、剂的稳定性:不稳定性包括:1、分层(乳析):由于乳剂的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存在密度差,引起分散相液滴的上浮或下沉的现象.降低分层速度的方法:减小内相液滴的粒径增加连续相的粘度(最常用)降低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密度差2、絮凝概念: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原理:产生絮凝的主要是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降低的结果,乳滴和乳化膜仍保持完整,尚未出现合并现象,但预示乳剂稳定性下降3、转型转型:乳剂从一种类型的变为另一种类型的乳剂。转型的原因:外加物质—改变了乳化剂的类型相体积的改变—内相体积过大导致转型4、合并与破裂概念

8、:乳剂的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坏。原因:①温度过高而引起乳剂的水解、凝集、粘度下降,促进分层;过冷可引起乳化剂失水作用,使乳剂破坏。②加入相反类型的乳化剂。③添加油水两相均能溶解的溶媒。④添加电解质。⑤离心力的作用。⑥微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