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

ID:58698393

大小:244.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0-10-04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7章 无菌液体制剂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 无菌液体制剂学习要求:掌握无菌液体制剂的含义、特点、质量要求、常用辅料种类与作用,制备方法与技术掌握热原的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及其检查方法熟悉无菌液体制剂质量控制项目,岗位洁净度与工艺要求,掌握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了解相关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一节概述一、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p121限菌制剂无菌制剂无菌制剂包括:注射用制剂(水针剂、输液、粉针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面用制剂二、注射剂概述注射剂,又称为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剂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注射剂特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适用于不能口服进食的

2、病人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生产过程复杂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无菌成品中不含活的微生物及芽孢无热原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pH:与血液接近(pH7.4),一般控制在pH4-9范围内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安全性:无刺激、毒副作用稳定性降压物质其它:含量、色泽、装量等应符合有关规定注射剂的分类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皮内注射剂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皮下注射剂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肌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不能添加抑菌剂,直接注入血管,起效最快,用作急救脊椎腔注射剂直接注入脊椎液中,渗透压和pH应与脊椎液相等,其他动脉注射、心内注射、关节注射等三

3、热原热原的发现医院临床在使用药品注射剂时,常有发生冷感、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肤色灰白、休克、严重时导致死亡,这种症状称为热原反应为提高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人们对热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直到1923年Seibert提出了用家兔检测热原的方法。在1942年美国药典首先将家兔热原检查项收入药典成为法定方法,中国药典1953年版开始收载该方法。什么是热原?目前国内外仍未有统一的认识,但从国内外文献报道都普遍认为:它是指细菌内毒素的脂多糖。严格地讲,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但所有已知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欧洲药典委员会副主席J.VanNoordwijk热原的组成细菌

4、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和微量蛋白的复合物,它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热原的性质耐热性:180℃加热3~4小时,250℃加热30~45min或650℃加热1min可彻底破坏热原不挥发性:本身不挥发,但在蒸馏时可随水蒸气雾带入蒸馏水中水溶性滤过性:体积小(1~5m),能通过滤器,可用活性炭或石棉滤器吸附能被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破坏其他:超声波和阴树脂也能破坏和吸附热原污染热原的途径溶剂原料容器和设备制备过程及生产环境临床输液器具除去热原的方法-器具中热原高温法250℃加热30min以上酸碱法玻璃容器、用具等用

5、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或2%NaOH处理;砂滤棒用H2O2洗涤除去热原的方法-药液中热原吸附法配液时加入0.1-0.5%的针用活性炭,煮沸、搅拌并过滤离子交换法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超滤法膜孔3~15nm可除去细菌与热原。反渗透法最根本的方法是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微生物污染及产生热原的机会热原检查方法-家兔发热检查法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缺点操作繁琐有时兔体温会被药物的药理活性干扰费用昂贵,一种药物试验费用280元个体差异大热原检查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

6、应的机理,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中华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鲎的血液为蓝色,用其提取的鲎试剂对细菌内毒素反应灵敏。在一万吨蒸馏水中如果含一克内毒素鲎试剂也能把它检测出来。四注射剂的附加剂注射剂的溶剂注射用水:注射用油重点关注:碘值126-140,皂化值188-195,酸值不大于0.1其他注射用溶剂乙醇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含量>10%时肌内注射有疼痛感觉一般只用作静脉注射,可起到对难溶药物的增溶作用甘油常与乙醇、丙二醇、水同用可增加一些药物溶解度丙二醇能溶解多种挥发油可供肌肉、静脉给药聚乙二醇(PEG)能与水、乙醇

7、混合增加药物溶解度二、注射剂的附加剂增加主药的溶解度(增溶剂、助溶剂)防止主药氧化(抗氧化剂)抑制微生物生长(抑菌剂)调节pH(pH调节剂)调节渗透压(渗透压调节剂)局部止痛剂助混悬和乳化剂延效剂(一)渗透压调节剂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或泪液具有相同渗透压溶液;相当于0.9%氯化钠注射液供静脉注射的大剂量注射液,应调整为等渗或偏高渗,避免溶血现象常用:氯化钠、葡萄糖调节等渗调节等渗的计算方法: 冰点下降数据法依据:冰点相同的稀溶液都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