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

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

ID:59175556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_第1页
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_第2页
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从毫升到升》教学案例 《从毫升到升》是上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数与量》中的第五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从毫米、厘米到千米,面积单位——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重量单位——从克到吨,初步具备了一些数感和量感,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数量单位的策略和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节课则更多地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来逐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教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都从自己带来的包装盒或者饮料瓶上找到了毫升这一容量单位,有的标注的是500毫升,有的是243毫升,那么1毫升有

2、多少呢?哪位同学能够借助桌上的这些器具来给大家量取出这1毫升呢?请每组同学讨论一下,该用哪些工具来量取,我们来看看哪组量取的方法最科学最精确。(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小组用烧杯量取,有的用滴管和量筒量取,有的用针筒量取。)小组1:我们是用烧杯来量取出这1毫升的。我们先把一些水装在烧杯里,然后再慢慢把多余的水倒出来,不过比较难,很容易把水全给倒出来。小组2:用烧杯我们认为不科学,因为烧杯上的最小刻度是10毫升,那么要量1毫升的话差距就太大了,倒不准。我们小组是用滴管,先把水吸进滴管,然后再将滴管里的水一滴一滴滴到量筒里

3、,当滴到1毫升的刻度的时候就停,这样量出来的就比较精确。师:这个方法我也赞同,比刚才第一组要精确。那么你们刚才有没有数过滴了几滴水才到了1毫升呢?生:我数过了,1毫升水差不多有20滴左右。师:好,大家记住了吗?1毫升水大概有20滴左右。别的小组还有不同的而且比较精确的量取方法吗?小组3:我们是直接用针筒吸取的,因为我们看到针筒上就有刻度,而且最小刻度就是1毫升,所以我们只要把水吸到这个刻度就可以了。师:哦,这个小组的方法也不错,又精确而且又快速方便。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啊。那么现在请你们小组把刚才吸在针筒里的1毫升

4、水挤到自己的手心里,看能不能装下这些水?其他小组也可以试试。(学生尝试操作,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手心居然能承载下这1毫升水。)师:哪位同学能够来说说1毫升水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生1:我感觉1毫升水很少很少,少得只能用来湿润一下我的嘴唇。生2:我也感觉1毫升水非常少,居然用我的手心就能装得下了。师:恩,真不错,通过实验操作,大家认识了1毫升水究竟有多少,大家都说得不错,1毫升水确实少得可怜,不过大家要记住,凡事都会聚少成多,有一句话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节约每1毫升水,那么早晚有一天也会把它们汇

5、聚成江海的。【反思】1、操作练习,化抽象为具体  “升”和“毫升”这两个液体的计量单位尽管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但是学生并不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组所采用的实验器具不同而产生了歧义,学生在反驳他人的方法不够严密的同时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这堂课上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找到了“1毫升”,并亲身感受了“1毫升”的水究竟有多少量,使学生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在培养学生的量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操作中对学生放手不够  在培养学生的量感方面,让学生亲自

6、动手操作是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会和感知,这样比老师讲十遍的效果都要好,而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可是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自身怕学生一旦做了实验后会收不回来,所以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不够充分,再加上实验器具有限,因此每个小组中并不是每位成员都获得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作为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大胆放手让每一位学生去操作,不要怕上课时间来不及,不要为了赶进度而上课,应该为每一个孩子的思维发展搭建平台,这样的课才会上得更有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