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

ID:58823205

大小:2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25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_第1页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_第2页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_第3页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_第4页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化学复习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淀粉ä淀粉的特性:ë淀粉在植物细胞内以颗粒状态存在,故称淀粉粒。ë形状: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ë大小:0.001-0.15毫米之间,马铃薯淀粉粒最大,谷物淀粉粒最小。ë晶体结构: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研究,能产生双折射及X衍射现象。ë未糊化前,淀粉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放射状微晶束形式。淀粉的结构:直链淀粉: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链状分子。支链淀粉: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和α-l,6两种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带分枝的复杂大分子淀粉的性质: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在,热水中融溶胀。纯支链淀粉能溶于冷水中,而直链淀粉不能,直链淀粉能溶于热

2、水。化学性质:无还原性;遇碘呈蓝色,加热则蓝色消失,冷后呈蓝色;水解(酶解,酸解)。淀粉的糊化:β-淀粉膨润现象α-淀粉wβ-淀粉:具有胶束结构的生淀粉称为β-淀粉。wα-淀粉:指经糊化的淀粉。w膨润现象:β-淀粉在水中经加热后,部分胶束溶解而形成空隙,水分子浸入与部分淀粉分子进行结合,胶束逐渐被溶解,空隙逐渐扩大,淀粉粒因吸水,体积膨胀数十倍,生淀粉的胶束即行消失的现象。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胶束则全部崩溃,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本质是微观结构从有序转变成无序。糊化作用的三个阶段:a可逆吸水阶段:水分进入淀粉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

3、略有膨胀,此时冷却干燥,可以复原,双折射现象不变。b不可逆吸水阶段:随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晶间隙,不可逆大量吸水,结晶“溶解”。c淀粉粒解体阶段:淀粉分子全部进入溶液。糊化温度:指双折射消失的温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段温度范围,即糊化开始的温度和糊化完成的温度表示淀粉糊化温度。影响糊化的因素:Ø结构:直链淀粉小于支链淀粉。ØAw:Aw提高,糊化程度提高。Ø糖:高浓度的糖水分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Ø盐:高浓度的盐使淀粉糊化受到抑制;(马铃薯淀粉)Ø脂类:抑制糊化。Ø酸度:在pH<4时,淀粉水解为糊精,粘度降低。在pH4-7时,几乎无影响。在pH=10时,糊

4、化速度迅速加快。Ø淀粉酶:使淀粉糊化加速。新米(淀粉酶酶活高)比陈米更易煮烂。淀粉的老化:老化:α-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或淀粉凝胶经长期放置,会变为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的现象。实质是糊化的后的分子又自动排列成序,形成高度致密的结晶化的不溶解性分子粉末。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v温度:2-4℃,淀粉易老化。>60℃或<-20℃,不易发生老化。v含水量:含水量30~60%,易老化。含水量过低(<10%)或过高,均不易老化。vpH值:在偏酸(pH4以下)或偏碱的条件下也不易老化。v结构:直链淀粉易老化。聚合度n中等的淀粉易老化。淀粉改性后,不均匀性提高,不易老化。v共存物的影

5、响:脂类和乳化剂可抗老化;多糖(果胶例外)、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有抗老化作用。改性/变性淀粉:第二节油脂在加工和贮藏中的氧化反应•酸败:油脂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期间,因空气中的氧气、光照、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苦涩味和一些有毒性的化合物的现象。光敏氧化:是不饱和双键与单线态氧直接发生的氧化反应。酶促氧化:•脂肪氧合酶(Lox):专一性地作用于具有1,4-顺、顺-戊二烯结构的脂肪酸的中心亚甲基处。•酮型酸败(β-氧化作用):由脱氢酶、脱羧酶、水合酶等引起的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醛、酮、醇、酸等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即哈喇

6、味,导致油脂酸败。影响油脂氧化速率的因素:脂肪酸及甘油酯的组成;氧;温度: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表面积;助氧化剂;水分;光和射线:促使氢过氧化物分解引发游离基;抗氧化剂:延缓和减慢油脂氧化速率。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自由基清除剂;1O2淬灭剂;金属螯合剂;氧清除剂;ROOH分解剂;酶抑制剂;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影响蛋白变性的因素:物理因素:a加热蛋白热变性的一般规律:大多数蛋白质在45~50℃时开始变性,但也有些蛋白的Td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温度,如大豆球蛋白93℃、燕麦球蛋白108℃等。当加热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时,每提高10℃,变性速度提高600倍。

7、一般温度越低,蛋白质的稳定性越高。但也有例外,如肌红蛋白在30℃时稳定性最好,随着温度降低其稳定性也降低。b冷冻蛋白质可以发生冻结变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蛋白质周围的水与其结合状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破坏了一些维持蛋白原构象的力,同时由于水保护层的破坏,蛋白质的一些基团就可以发生直接的接触和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发生聚集或原来的亚基发生重排。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水形成冰后,剩余的水中无机盐浓度大大提高,这种局部的高浓度盐也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c流体静压压力也可使蛋白变性,但一般在25℃下要求100~1200MPa的比较高的压力压力诱导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柔

8、性和可压缩性。压力导致的蛋白变性通常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