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

ID:58810937

大小:2.26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0-01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_第1页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_第2页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_第3页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_第4页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一、地下水的基本概念1.定义:赋存于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2.存在形式: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等。3.含水层、隔水层的概念:4.重力水的埋藏类型;5.下降泉与上升泉的概念:二、地下水的潜蚀作用1.定义: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分为机械潜蚀(仅在地下河中明显)和化学潜蚀作用(又称岩溶作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独特地形称岩溶地形或称喀斯特地形。第七章地质作用垂直分带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泉岩溶地形1第五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岩溶作用的发育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应为可溶性岩类(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等)。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

2、空隙率、连通性等。3)地下水的溶蚀能力:二氧化碳的含量、水的饱和状态、压力、温度等。4)地下水的流动特征:是否流动、流速快慢等。3.主要的岩溶地形:在包气带,地下水作垂直运动与地表水共同作用下可形成以下地形。1)溶沟和石芽。2)落水洞。3)溶蚀漏斗等。在潜水面附近,作水平运动,可形成溶洞。三、地下水的搬运作用1.地下水的搬运作用的特点:由地下水的运动特征(流量小、流速缓慢),地下水的搬运方式以溶运为主,当地下河中有较大水第七章地质作用溶沟、石芽雏形溶洞2第五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水量时,机械搬运能力较大,特点与河流相似。2.化学搬运作用的特点:成分取决于流域的岩石成分、风化程度和气候特征。主要以各

3、种离子和胶体物质最为常见,如碳酸钙、二氧化硅等。四、地下水的沉积作用1.化学沉积作用:地下水所溶物质,常因压力、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等原因,造成过饱和的沉积。常见的化学沉积物:1)溶洞滴石2)泉华3)空隙和裂隙中的沉积物(石英脉、硅化木、玛瑙等)。2.机械沉积作用:经短距离搬运后,地下水中的溶蚀残余堆积物在第七章地质作用溶洞滴石泉华3第五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洞穴低洼处的沉积(成分多为富铁、铝的粘土)及溶洞坍塌与地下河带来的碎屑物构成的溶洞角砾沉积。思考题1.简述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2.简述溶洞滴石、泉华和岩溶角砾形成的原因。第七章地质作用岩溶角砾4第六节冰川的地质作用一、冰川的类型及

4、运动特点:1.定义:大陆上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巨大固体水流。冰川虽运动缓慢,但具有巨大的负载能力。2.形成条件:丰富的降雪、具有大量冰雪堆积场所、年平均温度零度以下。3.分类:1)大陆冰川:高纬度极地区,分布面积大,厚度可达3411米。2)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冰川。主要分布于雪线以上地区,规模小、冰层薄,受地形控制,沿沟谷呈线状分布。二、冰川的刨蚀作用1.定义:冰川及其挟带的碎屑物对冰道基岩的破坏作用。刨蚀作用是一种纯机械作用,分为挖掘与磨蚀作用。第七章地质作用冰川冰盖5第六节冰川的地质作用2.挖掘作用:运动中的冰川将与之冻结在一起的冰床基岩碎块带走的过程。冰床底部基岩在冰川巨大的压力

5、下极易破碎并产生裂隙。裂隙在溶水反复冻结下松动而被冰川带走。挖掘作用使冰床加深、变宽。3.磨蚀作用:冰川携带的碎屑物对冰床的锉磨作用。在冰道上可形成冰溜面、丁字型檫痕、等。三、冰蚀地形1.冰蚀谷:冰川侵蚀的谷地,冰谷地较平直宽阔,呈“U”字型。2.冰斗:三面陡壁的围椅状洼地。3.鳍背:两坡陡峻、山顶尖薄的山脊。4.角峰:岩壁陡立、被多个冰斗包围的山峰。如珠峰。5.:大陆冰川对底部岩石刨蚀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洼地。第七章地质作用羊背石U谷冰斗角峰冰蚀洼地6第六节冰川的地质作用四、冰川搬运的搬运作用1.定义:冰川将落如冰川的碎屑物质及刨蚀产物从形成区或流通区搬运到冰溶区的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是一种纯

6、机械作用。2.方式:冰川的搬运方式分为推运和载运两种。3.冰川搬运物的特点:1)冰川搬运物在冰川中的。2)搬运物的形态特点(根据搬运物在冰川中的运动特点,同学们自己总结)。五、冰川的沉积作用1.定义:冰川运动至雪线以下(雪融区),因冰川融化造成搬运物沉积的过程。冰川沉积物统称冰碛物。2.冰碛物的特点:大小混杂无分选、无磨圆,因是卸载堆积,故无层理。成分与发育区基岩一致,较大的砾石有檫痕。第七章地质作用推运、载运分布特点7第六节冰川的地质作用3.冰碛地形:1)终碛堤:冰舌推运物在雪线处堆积的弧型堤坝。堤坝外陡内缓。2)侧碛堤:因冰川两侧搬运物多,融化后沿谷壁堆积成的长条状垄岗地形。3)中碛堤:两

7、冰川汇合,原侧碛堤片为中碛堤。4)鼓丘:终碛堤内一系列长轴平行冰川的椭圆形小丘。5)冰溶区,冰川表面砾石及内运物可形成,等。4.冰海砾石沉积: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入海,成为,冰山随着海流漂浮,并将冰运物撒入海中,成为冰海砾石沉积。思考题1.简述冰川的运动及搬运物的特点。2.简述终碛堤、侧碛堤、中碛堤的形成原因。第七章地质作用冰碛地形冰蘑菇冰川漂砾冰山8插图1地下水垂直分带示意图.气态水.吸着水.薄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