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

ID:5876965

大小:33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2-14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_第1页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_第2页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_第3页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_第4页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傷寒論中養陰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寒论》养阴保津法的运用1.防损耗1.1止汗1.2防过汗桂枝汤以“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且“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1.3禁汗麻黄九禁1.4止吐利、禁吐利第23条:“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第6条:“……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第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一般情况,体内阴津的补充,只要去除了损耗因素,单靠饮食即可满足,不再专门用药来补。伤阴之因既去,阴津自然恢复,这是治本之法。如原文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但有时去除了损耗的因

2、素,阴津仍不能恢复,或仍有因布散不均而局部津亏者,这是由于水液的吸收输布代谢障碍造成的。《伤寒论》中根据产生障碍的原因运用相应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伤寒论》的生津法、布津法。2.补不足1.解表滋阴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发汗太过损伤气营,筋脉失养故身疼痛。营气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故脉沉迟。本证属表未解兼营气不足证,故虚实兼并,治用本方,较为合拍。2.辛寒救阴法(益气清热养阴)适用于阳明热盛而致津气两伤者。用于病后余热不清,气液两伤之证。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之恶风,大渴,舌上

3、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397条云:“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方多用以治疗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而见气津两伤之证。3.泻火滋阴适用于阴虚火旺“心中烦,不得卧”之证。《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证“心中烦,不得卧”是由于肾阴亏于下,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独亢于上,心肾不交所致。此外,临床上还可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证。4.利水育阴适用于阴虚有热,水热互结而停蓄于内之证。《伤寒论》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319条:“少阴病

4、,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二者病机皆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故均以猪苓汤为主方,滋阴润燥,清热利水。理、法、方药巧好相合。5.滋阴润补法主要用于阴虚不足之证。其代表方为猪肤汤。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阴虚液泄则下利,阴虚火洋则咽痛,虚火上扰则陶满心烦。用猪肤润肺肾之燥.解虚烦之热;白蜜、米粉润肺和睥。诸药相合,共奏滋肾润肺补睥之功。6.滋阴润通法主要用于“脾约”之证。第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胃中有热则趺阳脉浮,脾阴不足则趺阳脉涩,脾之转

5、输功能为胃热所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使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得濡润于肠道则小便数、大便硬。7.通阳益阴法主要用于气血亏虚之证。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心主血,曰脉结代,心动悸.则是血虚而真气不续也,故补其阴以生血,更通其阳以散寒……观炙甘草汤.而后知伤寒有补阴之法也。”8.酸甘化阴法主要用于阴虚挛急之证。其代表方为芍药甘草汤。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阴液不足.失于濡润则心烦、脚挛急.故用芍药益阴养血;炙甘草补中缓急。二药相配,酸甘化阴.共奏益阴缓急之功。9.急下

6、存阴适用于阳明腑实重证。《伤寒论》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大承气汤主之”。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急下存阴,此方只用泻下药而不用养阴药,其目的是使燥热从大便而解,从而保存阴液,此乃泻热存阴,热去津自生之妙法。10.1扶阳益阴法68条云:“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该方以附子温补外耗之阳气,并配合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益阴液,故全方有双补阴阳之功。10.1扶阳益阴法Ps:肾气丸。《金匮》中用于肾虚腰痛、消渴、脚气、痰饮、转胞诸症。均由肾阳虚衰而致,依“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

7、无以化”立法。用少量温阳药于滋阴药中,取其从阴引阳,少火生气之理。即张景岳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义。10.2和阳化阴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该方虽从桂枝汤化裁而来,但立法用意已变。本方平补阴阳而无温燥伤阴之弊。后世将本方作为虚劳从脾论治的第一方,正是由于本方无偏燥之性。10.3固阳存阴法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本证阳气受损,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