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

ID:58728294

大小:51.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0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_第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_第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第4课时(苏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第52页的例题及第52~5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挂图等。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它们却吵起来了,6说

2、:“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是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同学们,你认为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和是6、7的加法)1.操作学具。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2.教学例题。出示学生植树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交流: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3.教学“试一试

3、”。出示图:4个红辣椒,3个青辣椒。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填空。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板书:4+3=7,3+4=7)4.“想想做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让同桌学生用学具合作操作,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交流: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整理后再让学生对开始的故事作出评判。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第3~5题)1.“想想做做”的第3题,青蛙跳伞。

4、(出示青蛙跳伞图)叙述:青蛙王国正在举行跳伞表演,可下面有两个湖,小青蛙不知道该往哪个湖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学生弄清题意后用线连一连。连完后学生说答案,教师演示青蛙跳进湖里的图画。2.“想想做做”的第4题。学生独立口算,限定时间,反馈学生的口算情况,个别辅导。3.同桌合作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看图补充算式+=6,只要里的两个数相加得6即可。可让学生针对算式说图意。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5556667773.略思维训练略教材习题

5、教材第52~53页“想想做做”1.4+2=62+4=65+2=72+5=72.6+1=71+6=73+3=67.略和是6、7的加法5+1=61+5=64+3=73+4=7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算式并能得出得数际情境或者实物演示让学生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同时利用实经过反复练习,出示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看图列出算式的过程。指导学生采用“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本节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5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教学加法和减

6、法的意义的第二阶段。初次接触根据一幅图中“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写出两个算式。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不仅是算式数量的变化,也是对运算意义认识的发展。教材把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分开设计,是考虑到两点:一是顺着图意思考的算式比较简单;二是另一道算式只填第二个加数,已有的第一个加数降低了补充算式的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