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62914
大小:233.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9-06
《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病人护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查房目的掌握吸入性损伤的相关知识掌握烧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掌握皮下气肿的相关知识病例介绍25床王国才男62岁因全身多处火焰烧伤疼痛一小时于2013-06-25日08时由平车推入,创面分布于头面颈,四肢,臀部,面积58%,其中深二度38.5%,三度19.5%,有声嘶,呼吸费力,入院后予快速补液抗休克,吸氧,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等治疗病例介绍06-2610:45行气管切开术06-27日在全麻下行清创生物敷料覆盖术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病史护理查体T36.9℃P108次/分R18次/分BP151/94mmHg患者神志清,气管
2、切开导管通畅,锁骨下有皮下气肿,吸痰吸出少量血性稀痰,吸氧3L/min,持续心电监护,右股静脉置管输液畅,尿管在位畅,创面敷料渗出,红外线灯间断使用,患肢抬高实验室检查入院HB174g/L↑白细胞17.68*10*9/L↑总蛋白57.7g/L↓糖10.14mmol/L↑钠135.8mmol/L↓护理问题体液不足皮肤完整性受损清理呼吸道低效呼吸模式改变沟通模式的改变潜在并发症:窒息,感染,肺水肿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体位:床头抬高,患肢抬高(2)饮食:初期暂禁食,以后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3)保暖:红外线灯间断照射(4)观察并记录出入量
3、,每小时尿量、色泽及比重护理措施(5)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升/分,及时吸痰(6)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7)遵医嘱使用抗感染、抗水肿、利尿,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等,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8)保持口腔清洁(9)用书面交谈或动作与病人沟通护理措施2、补液护理(1)原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循补液原则按时、按质、按量输入所需的液体(2)途径:深静脉置管,做好护理护理措施3)补液有效指标:①尿量:维持在50ml/h②心率:<120次/分③神志清楚、病人安静④cvp⑤周围循环良好⑥收缩压90mmHg以上护理措施3、创面护理(1)病室: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2)用物需
4、消毒后使用(3)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红外线照射,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敷料吸入性损伤轻度:口,鼻,鼻咽部中度:咽喉和气管烧伤重度:支气管及支气管以下的烧伤,有时可达小支气管及肺泡气管切开护理体位气管导管的固定气管切开处的护理管道的护理吸痰体位床头抬高气管导管的固定及时更换污染的系带根据水肿消退的情况随时调节系带翻身后注意调节好气管导管气管切开处的护理气管切开伤口的消毒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压口纱布颈部有创面敷料不需垫压口纱布管道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翻身拍背---前后吸痰管口覆盖湿纱布气道湿化气道灌洗湿化蒸汽加温加湿(呼吸机)雾
5、化加湿给药气管内直接滴入人工鼻氧气驱动的持续雾化装置吸痰执行无菌原则压力方法螺旋式按需吸痰时间≤10-15秒吸痰时手法要轻柔吸痰前后提高吸氧浓度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将吸痰管送入气管导管深部拔出时再给负压吸痰观察生命体征:血压、SpO2(肤色)、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和呼吸形态气道出血坏死脱落组织:吸入性损伤3-5天痰液性状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标准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标准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标准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
6、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不易用水冲净气道灌洗目的:使分泌物稀释,脱落坏死内膜松动气道灌洗体位引流,拍背两人配合:一人用注射器(去针头),向气管内注入冲洗液5~10ml,另一人在患者呛咳时吸痰,数分钟后可重复灌洗气管切开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纵膈气肿堵管,脱管感染皮疹皮下气肿定义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按压局部皮肤可有捻发感,握雪感皮下气肿原因①暴露气管时,周围软组织剥离过多②气管切口过长③切开气管后,发生剧咳④缝合皮肤切口过于紧密纵膈气肿原因(1)气体直接由颈部进入纵隔或胸(2)胸膜外途径: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未得
7、解除,或发生剧烈咳嗽(3)切口过低达胸骨上窝或更低临床表现1、病史与症状:少量纵隔积气可无症状,一般可有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严重者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心悸、心率增快,合并感染时高热、寒战、休克。严重纵隔气肿压迫胸内大血管,影响回心血量和循环障碍2、体征:有皮下握雪感,捻发音;胸骨后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前区可听到与心搏一致的特殊摩擦音。严重者胸、颈部静脉回流障碍,静脉迂曲,低血压。合并气胸者病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