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doc

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doc

ID:58376386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doc_第1页
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教材特点有效使用“模式”——《伯牙绝弦》听课交流材料首先要祝贺吴老师在这次研讨课活动中出色的展示,在之前的两次试教磨课过程中,我也参与了这堂课磨砺和修改的整个过程。从第一次的试教,到之后的修改版,吴老师的课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最明显的一点转变是,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课时特点更加凸显;教学目标更加集中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内容,有效使用“五步四环”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激趣导入环节不可少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真心学语文,

2、导课显得尤为重要。吴老师在课前利用优美的千古绝唱和简略的人物介绍,引发了一个话题:伯牙是享誉全国的音乐家,子期只是山野樵夫,他们怎么会成为一对知音的呢?这个环节有效地推进了课文的研读,也启示我们要善于挖掘导课资源,于课题处设疑,从文本处进行资料链接,或音乐渲染,或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阅读期待,欣欣然走进文本。2.初读课文环节不可少在教师的指导和明确的要求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独立认读和识记生字,正确书写和积累重点的词语和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建立对文本内容的初步印象,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吴老师重

3、视让学生一次次把课文读顺溜,读得有节奏,这样有层次、有梯度、有实效的初读,为学生对文本深入的钻研做了很好的铺垫,真正实现了“书不读熟不开讲”的阅读理念。扎扎实实地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可以一段一段地“过”。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个性体验,合作分享环节不可少吴老师引导学生整理学习方法,比如反复诵读揣摩.联系上下文.参看书中注解.借助工具书等。然后给出自主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在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在争论中明理,在交流中分享,碰撞所思所感所悟。4.重点引领,互动悟法环节不可少。“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

4、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吴老师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如让品味四个“善”字,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再如,在文言文中相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字去

5、表示如:“念”、“志”’都是表示心里想的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善哉”之声自内心由衷地发出,一次又一次,不绝于耳。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5.巩固反馈,拓展提升环节不可少教学中,吴老师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多次设计了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的环节。让学生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通过想象谈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

6、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这一品味,让师生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当伯牙再次与子期相遇不见其人只见到他的一座冰冷的墓碑。而“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材料的引入,老师的一大段饱含深情的过渡句再加之凄美的弦乐,学生反复的朗读,完全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让通过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则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感人肺腑的功效。在教学的结尾处再次掀起高潮,真是情景交融余音袅袅!吴老师的课从常态课的要求出发,扎实地做好了一堂课的本分,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但是金无足赤,在这里,我来说说这堂课

7、需要商榷的地方。教师的语言是否可以告别强势?综观整堂课,教师导语和评价语都很优美,但是听下来却觉得预设多于生成,教师的语言落入了过度预设的框架。试想,如果能蹲下身来多多倾听孩子的发言,更加开放地引导孩子参与讨论,我们今天的课堂是否会更加灵动?在今天,我们教师是否该告别语言的强权,把话语权真正留给孩子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