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50132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6
《学案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促进作用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促进作用初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主要特征。旨在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兴趣和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目前中学信息技术开展情况使得这个目标达成有了一定的难度。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一学期16~17课时,使得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学生都觉得课标实现
2、捉襟见肘。而学案导学可以很好的弥补课上时间短带来的缺陷,督促学生在课下自学基础性的知识,并回答问题。该在课下完成的任务就在课下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新学期,我尝试在我校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学案导学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触,在此,我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一、背景介绍第一次听到“学案”这个词,是在北师大的课堂上,杨开诚老师给我们上教学设计课。虽然杨老师只是作为题外话提到了学案这个词。我原来只知道有教案,现在才知道还有学案一说。课程结束后,我去查了关于学案的资料。所谓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
3、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由此我联系到,在北师大读在职研究生期间,班里同学形成习惯,总是在老师上课之前由班长负责印制老师的教案,发到我们手里。这样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会参照教案针对老师第二天的课程有一个准备,包括专业知识,理论等等的准备。这样,第二天的课程听起来才觉得效率高。如果哪一天由于种种原因,没来的及看老师的教案,第二天听课的时候就会觉得吃力,主要是对老师的教学意图等等缺乏了解。我们的学生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呢?教师只顾自己备好了课,可学生上课前还是懵懵懂懂的。虽然每堂课之初,老师都会
4、设置一个环节进行创设情境,课堂引入,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讲课意图,然后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老师呈现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我想能不能尝试一下改变这种模式,不是已经上课了学生才知道老师的意图,可是已经没有了知识、情感等的准备时间了。如果上课之间就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意图是不是可以有更充分的准备呢。学习了一些有关学案的知识后,我觉得学案对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来说真是及时雨。拿我们学校来说,目前我校高中信息技术开设情况是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每班每周一节课,一学期下来差不多16到17学时。我在高中8任课已经5年了,发现了这种课时安排对于老师的课程开展,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均有不足。一节课45分钟
5、,由于距离上一节课的时间很久了,课上要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另外保证每节课25分钟以上的操作时间,使得老师的新课内容讲解基本上15分钟左右。实际上,这15分钟对于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和课标上所说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等等的培养确实是捉襟见肘。另外,我们的学科在学校的地位决定了教师不大可能给学生留课后作业,使得任课教师觉得信息技术课很难上。二、现状分析以往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写教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我任课的初二年级10个班,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特点,一个教案很难满
6、足这么多班级的要求。虽然自己也在积极地修改,但是,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另外对于教案的修改还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是上完一节课才发现这个班级的特点,即使改进了方法,对下一个班起作用,而这个班也已经留下了永远的遗憾。2.教师一人闭门造车、一厢情愿抛出的教案,难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全班学生的创造潜力。3.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如何把课本知识讲的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是根据自己的以往的经验去想象学生的反映。4.教案是老师自备,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另外,记得听某
7、业内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哪一个学科比得上信息技术这样对学生的层次差异体现得这么明显。但是有了学案,使我看到信息技术课开展的新模式。我积极学习,不断摸索。从懵懵懂懂开始,进行了大约一个学期的实验。本学期,我的教学内容是VB程序设计和视频编缉(绘声绘影)。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实验开展情况。三、实验阶段我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教案作学案学期之初,我照搬研究生课程学习时的方法,把自己写好的教案直接印发给学生,当作学案,经过3周的实验发现这种模式效果不好。因为老师写教案的初衷是给自己看的,比如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