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

ID:58335686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雨霖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霖铃》教学设计尤溪五中肖淑斌一、概述《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教读诗歌,作为婉约派的创新者,柳永的这首词抒写离情,通过对惜别场面和别后情景的描写,抒发深沉和离情别绪;通过秋景的衬托,写出男女恋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它做到了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共赏、和谐共容。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2.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3)通过把握意象,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情分析:1)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于诗词等文学类的阅读就更加少得可怜。2)高一年的学生平时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较贫乏。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3)山区学生诗词基础差,朗诵能力不强。2、2学法指导:1)诵读法;2)讨论法;3)点拨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课件展示、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本课综合运用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学

3、习,小组合作等各种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根据: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投影;《雨霖铃》MTV;朗读flash。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聆听《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中凄美的意境,从而导入本课。二、讲授新课:1、一进感觉:初步感受。(1)听录音,全班跟读(2)初步感受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首有关什么内容的词?(送别词)哪个词可以体现这一主旨?(伤离别)你们

4、觉得这首词美吗?——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我的感受这首词很美,它是一种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3)知人论世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柳永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存有《乐章集》。写作背景:作者才情卓著,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

5、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4)明确基调:通过我对柳永生平以及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介绍,结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我们朗读这首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换句话说,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什么?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基调:低沉、哀婉、悲伤、凄清。2、二进文字:整体把握。下面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基调诵读这首词,让我们再次共同走进这首词的世界。如果说第一次是走进这首词的第一感觉的话,这一次我们要走进这首词的文字,请同学们

6、结合注释,疏通这首词的文字,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举手,并且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同桌讨论,回答)——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