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11391
大小:16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30
《王行宽教授基于“肝主肌腠”理论从肝论治过敏性鼻炎.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2月第31卷第2期天津中医药Feb.2014,Vo1.31No.2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69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4.02.02王行宽教授基于“肝主肌腠”理论从肝论治过敏性鼻炎范洪桥,刘丽芳2杜俊毅,罗友民,尹景春,龙宪智(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笛A王行宽(1939一),男,1965年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6年制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现
2、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湖南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及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授老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发表论文近6O篇、著作9部,兼任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及急诊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全国新药评审委员,《中国中医急诊》杂志编委,湖南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临证5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最为擅长,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疾病研究经验丰富,精研阴阳五行学说,深请
3、其相互消长、生化、制约之规律,尤其洞晓脏腑相关学说,治疗疑难杂症每多采取多脏调燮,综合治理的方案,擅长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十分注重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倡导“杂病治肝”的学术观点。关键词:名老中医经验;王行宽;肝主肌腠;过敏性鼻炎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14)02—0069—02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之气所主也。”“毛,皮毛,主表;腠,腠理,主肌肉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表现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三焦应肝血之
4、腠理以生肌,膀胱应肺气之皮毛一种病证。临床以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为主症,相以主表。”首先,频发喷嚏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临床当于中医学“鼻鼽”范畴【】_2】。历代医家多基于“肺气表现,诚如《医学真传》所说:“肝脉内虚,不能循脉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人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而上,但留于颃颡畜门间,则频频而嚏,医不知之,自收。”“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五气所病⋯⋯以为肺病,岂知实肝病也。”再次,对腠理的认识,张肾为欠,为涕”等经典理论对过敏性鼻炎从肺[3-41、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脾15-61、肾口-s】进行辨证论治。王行
5、宽教授熟谙各家学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说,在高士宗“肝主肌腠”理论的启发下,过敏性鼻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炎的治疗强调从肝论治的重要性。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分为皮1对“肝主肌腠”的认识与发挥腠、肌腠、粗理、小理、瞧理等[91。王行宽教授鉴于以清代名医高士宗在其著作《医学真传》中明确上观点,认为鼻腔黏膜亦属腠理,肌腠、腠理不为独提出了“肝主肌腠”的理论。在其著作中多处阐述了归肺所辖,亦由肝所主。“肝为枢机”,鼻居面中为阳肌腠由肝所主的观点。如“皮毛之外,肺气主之;皮中之阳,清气从
6、鼻窍出入,清气出入有赖于肝的疏毛之内,肝血主之。”“盖人身通体毫毛之气,肺所主泄正常。《灵枢·忧恚无言》日:“人之鼻洞涕不收者,也;毫毛之内,腠理之间,则有热肉充肤之血,厥阴颃颡不开,分气失也”。鼻鼽正是肝失疏泄,水液疏作者简介:范洪桥(1987一),男,2011级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布失常的结果。主要从事中医外治法的研究。2治疗方法通讯作者:刘丽芳,E—mail:liulf@126.tom。王泰林、曹仁伯、陆九芝等诸家,孕育了王行宽天津中医药2014年2月第31卷第2期70TianjinJoumalofTraditionalChineseMe
7、dicineFeb.2014,Vo1.31No.2“杂病治肝”的学术观点,王行宽教授在长期临证中授对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的深刻认识和基于“肝主总结出杂病治肝的一般治则㈣,鼻鼽的治疗也不例肌腠”理论,认为对本病的治疗还应尤重治肝。临证外。1)疏泄肝木为治疗肝病的通用法则。经云“肝欲中王行宽教授喜用柴胡、白芍、百合疏肝柔肝。临床散,急食辛以散之”,一般选择较为平和的疏肝药上提起疏肝,医者自然会想起柴胡、香附之属,但具物,宜柴胡、郁金、枳实之属。若一味疏散,恐劫伤肝有疏肝的药物,绝不仅限于柴胡、香附等药,王行宽阴(血),故疏肝的同时柔肝,宗“酸泻之”“
8、甘缓之”,教授据经文“急食辛以散之”推而广之,凡属辛散类可适当配伍芍药、当归、甘草等。2)滋养阴血为治肝的药物,如蝉衣、地肤子、白蒺藜等,除祛风止痒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