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

ID:58307023

大小:707.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0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_第1页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_第2页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_第3页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_第4页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政治文明研究论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及其意义桑玉成1,邓峰2(1.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20020;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摘要:中国官学关系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始终具有重要意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贵族即有招贤士、养门客的传统;而后,无论声名远扬的汉唐还是文化灿烂的宋朝,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与办太学、兴科举等良善的官学渠道建构密切相关;借此,国家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良性互动;而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官学关系的建构都必然要纳入科学的开放性力量。中国封建王朝末

2、期,不仅未能有效整合进这种新兴的学术力量,而且因官学关系僵化、学术思想枯竭等造成了国内万马齐喑的局面。当前,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前,中国官学关系的建构面临着新的难点: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始终是关系建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良善官学关系的建构至关重要,不仅能引领社会、治理市场、提供更充分的合法性资源,而且能更好引导善政思想的回归,为中国梦的光大和民族的复兴提供扎实的人才渠道等的制度基础。关键词:良善官学;关系建构;意义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4)04-0015-08所谓“官学”关系,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

3、中的都至关重要;但考察其当代关系的建构,则仍需要一个重要关系。尤其是近代科学产生并发展以来,从历史的关联出发。政治统治以及社会治理已经与学术研究不可分离,中国梦的提出再次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理也就是说,官与学始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想。[1]从全球历史的重大复兴来比较,正是欧洲近代们也要注意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历史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古典文明的复苏及其条件下,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及社会背景,其官学后来现代科学理性的启蒙和振兴,从而促进了欧洲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一个普遍的规律对世界现代化的引领;相对而言,中华民族复兴的是,一种

4、良善的官学关系一定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理想若要实现,也定然离不开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思要条件,而官学关系的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健康发展想文化的充分发展;这样,也就必然涉及到中国的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当代我国良善官学关系的建官学关系建构———即政治发展与学术思想如何相构条件,推进良善官学关系的建立,对于推进我国互支撑辅佐的问题。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一、传统官学关系的特征及其启示学”以及“养士求贤”的官学互补传统。这一点,与中官学关系的建构对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华民族的长期兴盛和历久弥新息息相关。作者简介:桑玉成

5、(1955—),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邓峰(1978—),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15·1.中国的传统官学关系与中华文明的兴衰。此有深刻观察,并指出应突出学校的重要作用,“必历史上,中华民族一直有强调学问之道、重用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他还指出,学校应该成贤能之才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薪火相传,推动着为精英议政的重要场所,学政不能分离;这就是其中华文明的代代兴盛。著名的“学校议政”思想。[3](p37)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即中国的“轴心时代”,事实上,中国的封建社会晚期,当天下公器被诸侯贵族就有了招贤纳士

6、、收养门客的风俗,士大私人占有而不能接受学术的教育滋养时,这内在的夫阶层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百家争鸣风气的形成、生矛盾便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官学间的巨大冲成了“官学同根”的民族早期政治形态;[2](p8)同期,《论突;此时,政治就从内部失去了学理根基的支撑,不语·子夏》中出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典章断出现崩塌的迹象。和教诲,提倡“劝学与仁政”的官学互勉和互补。正因为此,封建帝制的明末至清代晚期,学者秦汉一统之后,以儒士为代表的士大夫队伍开的政治责任心渐渐淡漠,再也没有宋代“先天下之始逐步走向建制化和系统化;其中,汉武帝通过尊忧而忧”的壮志雄心。这

7、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儒兴学将教育、考试和选官结合起来,“学而优则利的后果,例如清代除四库全书及小说等传承之仕”的主张便作为正式的文官制度得以确立。同时,外,对中华文明的学术性贡献极为有限,对现代科兴办太学和设立太师太傅等职还为朝廷和皇家承学的引入和发展更是极其落后,从而被西方远远甩担起了精英教育的重大职责,并使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了后面。更有甚者,清朝通过强权“文字狱”等方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学术精英的最高学府。其后,式造成了自我的釜底抽薪、从而自毁长城;在不断唐朝所确立的科举制度和翰林院机制,更确立了此闭关锁国、思想封闭背后造成了清政府内在学术动后千余年

8、从民间的学术精英圈到国家的政治精英力的日渐枯竭,从而清政府也就没有了可促现代政圈的稳定“旋转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