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

ID:58295037

大小:328.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7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_第1页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_第2页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_第3页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1期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l4年1月Vo1.33,No.1JournalofXihua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Jan.2014·语言文字·从互文到互文性——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之演进杨经华(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互文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手法,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本理论的重要术语。二者虽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范畴,但它们对于文本的阐释策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阐释观念从“互文’到“互文性”的演进,反映了人们的阐释视野日渐开阔,并进一步认识到文本意义的

2、本源不仅仅在于自身,还取决于他者对自身的映射。这种阐释观念的演进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在文本意义产生问题上对于自我中0~3的突破。关键词:互文;互文性;互文阐释;互文性阐释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05(2014)01—0035—04FromIntersentencialitytoIntertexuality—-TheEvolutionofInterpretationIdeainAncientChinaYANGJing—hua(SchoolofCulturalDifusion,GuizhouUnivemityofl~nan

3、ceandEconomics,Gu咖ng,Guizhou,550025,China)Abstract:IntersenteneialityisarhetoricdeviceinancientChinesepoems,whichreferstOmutualreferenceofmeaningbetweentwosentencesortwocomponentsofonesentence.Intertexualityis811importantterminpost·moderntextualtheory.ThetwOdiferenttermshaveexeaedsignif

4、icantinfluenceonthestrategiesoftextualinterpretation.Theevolutionofinterpretationideafromintersentencialitytointertexualityindicatesthewideningvisionofinterpretersaddafurtherunderstandingthattextualmeaningcomesnotonlyfromthetextitselfbutalsofromthemappingof“others”.Thisevolutionistheine

5、vitableresultsofcivilizationdevelopmentandabreakthroughoftext—centerednessintextualmeaningexploration.Keywords:intersenteneiality;intertexuality;intersentencialinterpretation;intertexualinterpretation“互文”是中国古代汉语中一种参互见义的修之间关系的是非曲直,笔者无意置喙。但如果我们辞手法。这种手法源出于经传,汉魏以后,则广泛运越过东方与西方概念所有权的樊篱,探讨二者对于

6、用于各种文体之中。“互文性”作为西方后结构主文本阐释策略以及阐释观念的启示,无疑将更具有义的一种文本批评理论,出现于2O世纪60年代。现实意义。从“互文”到“互文性”,二者有无关联,许多学者已一、互文与互文性的基本内涵对此争论甚多。如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互文”与西互文亦称“互言”、“互辞”、“互文见义”、“互文方的“互文”两者本来没有直接关系,西方文论的备义”,或简称“互见”、“互足”、“互备”等。互文是“互文”这个约定俗成的译名与汉语修辞学术语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称,一般统指两种类型:一是互补式“互文”仅仅只是字面上的巧合¨J。这些关于二者互文,一是互训式互文。前者是炼

7、句之法,后者是用收稿日期:2013—1O一1O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9YJC751014)。作者简介:杨经华(1975一),男,侗族,教授,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唐宋诗学。36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词之法。二者均具有修辞意义。中汲取资源在复占主义者看来,新文本的产生必所谓互补式互文,即是指在一句或两句之内,或须来源于对古代经典文本的融合、改装,才能形成创者一章与一章之间,前后各有省文而又在意义上相新。互补充。唐人贾公彦总结为:“凡言互文者,各举一就具体的写作法则而言,西方文论家褐橥的几事,一事自周,是‘互文’。”_2互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