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

ID:36855488

大小:275.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_第1页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_第2页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_第3页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_第4页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话到互友性一从对话到互文性——回应克里斯蒂娃张颖摘要:巴赫金提出对话概念和狂欢理论,提倡一种文本的互动理解。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基础之上,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互文性”的概念,并构造一种文本内的互文空间。而她的关注点在于互文空间内的“过程中的主体”,所探讨的互文性问题是形式层面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克里斯蒂娃的形式层面的“互文性”分析,论证其关于主体生成和文本生成的“互文性动力学”。关键词:对话概念、互文性、过程中的主体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指出,独白式的历史主义批评和文体学研究,仅仅把小说看成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流露,或小说对于现实的同质

2、性再现。独白式的批评不能说明小说各种外文学文本的存在,也不能充分地展示小说语言的审美功能,即同一部小说中不同语言方式共存的交互作用,以及使用这种多元语言评价现实的不同方法的共存互动。而这两种共存互动,巴赫金认为是小说的“多声部”或者“复调现象”。由此可知,与巴赫金提出的复调理论相对应的是一种独自式的话语。这种话语体系是一种叙事的描述性形态,顺从上帝和律法,如史诗话语。这种史诗式的独白体展示的是叙述者的绝对视角,在这一点上,独白与上帝的完满和全知全能正好相一致。事实上,在独自型的作品中,“作者”的意识对于211口符号与传媒人物正如世界一般,不可超越在独白型

3、构思中,主人公是封闭的⋯⋯主人公自我被纳入作者意识坚固的框架内,作者意识决定并描绘主人公意识,而主人公自我意识却不能从内部突破作者意识的框架。主人公自我意识建立在外部世界坚实的基础上。①在逻辑上,史诗式的独自话语追求的是一种从具体到一般的逻辑规则,在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等级体系,因此它表达的是一种因果关系和神学特征。在克里斯蒂娃的《词语、对话、小说》的论文中,针对上帝、律法和定义代表的“1”,以及由“0—1”的现代逻辑,有专门的论述。“1”代表着权威与不可僭越,它的意义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教条主义的,属于独白式的话语。除去史诗,现实主义的

4、小说由于其描述性的特征也是遵循“O一1”的逻辑规则。从一种零所代表的无意义转化成某一种特定的绝对的具体含义,这就是独自式话语的主要特征。而巴赫金的多声部理论关注的是文本内的人物语言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也就是同一部小说中不同语言方式的共存交互作用,以及使用这种多元语言评价现实的不同方法的共存互动。在论证这样的互动性时,巴赫金是通过“文学狂欢化”来支持这一理论的。狂欢节是民众对人生的诙谐体验,对世界的嘲笑;最晚从希腊化时期开始,这种打破日常世界等级坚冰的民间活动就已经出现——事实上,巴赫金甚至从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找到了狂欢世界观在文学上的早期形式。每一个

5、参加狂欢的人,在狂欢活动中,自己本身是演员,也是观众;他失去自我的个性,分裂成两种不同的存在,即观赏主体和游戏客体。这种分裂就是对一种绝对的自我主体的反叛。这种狂欢化的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反叛的,是反神学和上帝的绝对权威的,是对“0—1”的逻辑结构的反叛。在狂欢广场上,“非~线性”逻辑的悖论和张力成为主宰的要素:①M.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7~68页。②M.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反社,1998

6、年,第140页。212对话到互性■。●●_●-_●-_-●_还有必要特别讲一下狂欢式的形象的两重性本质。狂欢式所有的形象都是合二为一的,它们身上结合了嬗变和危机的两个极端:诞生与死亡(妊娠死亡的形象),祝福与诅咒(狂欢节上祝福性的诅咒语,其中同时含有对死亡;和新生的祝愿),夸奖与责骂,青年与老年,上与下,当面与背后,愚蠢与聪;明。对于狂欢式的思维来说,非常典型的是成对的形象,或是相互对立(高与低,粗与细等等),或是相近相似(同貌与孪生)。①!这样的一种狂欢化话语所采用的诗性逻辑,就是“0—2”的逻辑规则。诗性话语的逻辑公式,超越了“1”所代表的上帝、律法

7、和权威的禁令。在狂欢化话语的这样的逻辑体系中,“1”被悄无声息地否定了。尽管狂欢化语言所代表的诗性逻辑在违背语言规则的同时,僭越了社会道德,但是这种僭越并不是一种无原则性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实现对语言、逻辑和社会原则的僭越之时,接受一种新的律法。这种狂欢化的诗性话语的概念,由于僭越过了“1”这种语言、逻辑和社会规则,因此实现的是一种从零到多重意义的转化。可以理解为,在狂欢化的戏剧文本中,总是出现多类不同话语的对话,文学狂欢化就是指复调作品或者多声部的小说。这种复调或者多声部的作品实质上是一种互文体,各类形式的插科打诨,创造的是一个存在各类不同声音,却又在内

8、部和谐的弹性环境,在这样的互文性的空间内,语言和意义出现不确定性。实质上,巴赫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