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煤厂提高块煤产率的途径方法探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创业家2013年05(上)TECHNOLOGICALPIONEERS煤矿技术选煤厂提高块煤产率的途径方法探讨李旭(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神木719300)摘要:本文将主要探讨选煤厂提高块煤产率的途径方法,以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关键词:选煤厂块煤破碎改造1块煤损失的主要原因第四,对井下工作面的生产工艺进行落差。如图1、图2所示:第一,装车跌落破碎和商品煤仓跌落合理改造,以促进毛煤块率的提高。改造前,上台设备与漏煤斗落煤点处破碎。2.2洗选加工过程中减少块煤破碎有一定的高差,块煤以平抛运动进
2、入漏煤第二,筛分和洗选效率对于块煤损失第一,通过方形筛网降低片状块煤的斗,造成碰撞漏斗底板而破碎。改造后,漏造成的影响通常在5%左右。损失率。在洗选加工过程中,将矸石去掉的煤斗底板安装在块煤与设备的分离点处,第三,煤仓中跌落块煤所导致的块率同时,必然会带走部分的精块,因而应在达使块煤直接下滑进入漏煤斗内。有效避免损失率在5%至8%左右。到用户灰分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活了块煤直接碰撞漏煤斗而造成的破碎。第四,在各运输转载和生产运输点中,动进行合理安排,其主要原因在于,过低的②降低块煤下落运动速度,如图3、图4块
3、煤由高速运输的皮带直接落向下一级设灰分会对块煤的回收率造成严重影响。所示:备,进而导致冲击破碎,相关统计数据表第二,降低破碎机破碎损失率。对大块改造前,块煤直接进入漏煤斗,撞击到明,各个转载点的块率损失通常在0.5%至煤进行破碎处理后,块率损失会直接受到漏煤斗前钢板上,不但对块煤造成破碎,而1%之间。块煤进出破碎机的粒度要求、破碎机性能、且进入直段漏煤斗向下加速运动时,初速破碎方法、抗碎强度和块煤的纹理结构等度与上台设备的运动速度相同,这就增加2提高块煤产率的途径因素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破碎大块煤是了块煤在下台
4、设备落煤点处的末速度,从2.1原煤生产十分重要的缓解。为了进一步降低原煤车而加大了块煤对下台设备的碰撞。改造后,第一,将限位器设置在煤仓上口的5至间破碎大块煤过程中所导致的块率损失在块煤与上台设备分离点向下500mm处,8m处,从而保证块煤损失率降低3%以上,率,通常可将破碎机出口的口径和进破碎在漏煤斗内用钢板焊接一个V形小斗。这样其主要缺陷在于降低了煤仓的有效仓容。机的块煤粒度下限适当调大,从而扩大入在块煤进入漏煤斗时,首先进入装满煤的V第二,在运输过程中的各转载点实施洗上限。形小斗,与V形小斗内物料接触,避免
5、了直改造,将缓冲溜槽设置在上一级设备的机第三,减少洗煤厂运输环节损失。原煤接撞击漏斗前钢板,有效防止了首次撞击头处,同时,将挡煤胶带设置在下一级设备在进洗煤厂后,一般要经过预筛分、拣矸、破碎。随着运行,别的块煤继续进入V形斗,上,从而缓解块煤的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块破碎、原煤分级、重介洗选及产品脱使瞬时停在V形斗上的块煤又以初速度为块煤损失率。水、分级等多道工序。零的状态,被挤进直段漏煤斗内。第三,井下煤仓块率损失的降低,能够可以对各转载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③在漏煤斗内焊接台阶,降低块煤在避免发生煤仓放空问题,减
6、小落下高度,对改造:漏煤斗内的运动速度如图5、图6、图7所示:井下煤仓煤位进行准确控制。①减小上台设备与漏煤斗接煤点处的改造前,块煤在漏煤斗内以加速度向下运动,加大了块煤对下台设备落煤点的碰撞。图6改造后,采用钢板在漏煤斗底板焊接台阶形装置,使块煤进入漏煤斗内不能直接下滑运动,而是暂时停留在台阶的平面上,随着块煤的继续给进,台阶平面上的块煤被挤进下一台阶的平面上,而下一台阶平面上的块煤,也同时向下运动一台阶,这样,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块煤逐个台阶缓慢向下运动,降低了块煤在漏斗内的运动速度,防止了破碎。图7改造后,在
7、漏煤斗底板上,交叉焊接侧挡板,使进入漏斗内的块煤,不能直线下滑运动,而是随着所焊接的侧挡板,交叉Z向向下运动,增加了块煤运行路程,减小了运行倾角,降低了块煤运行速度,防止了破碎。④减小漏煤斗安装倾角,降低块煤在漏煤斗内的运动速度,如图8和图9所示:改造前,漏煤斗安装倾角大,块煤以加速运动下滑,造成块煤对下台设备很大碰(下转114页)112科技创业家TECHNOLOGICALPIONEERS科技创业家2013年05(上)TECHNOLOGICALPIONEERS煤矿技术2000mm5°)。顶锚杆与顶板垂直(误差±5
8、°);顶板锚13mmm杆垂直顶板(误差±5°);m0(4)锚固剂搅拌时间:30s(如图1图2)023.2.3效果实测法800mm800mm800mm根据工作面在增加帮锚索支护后,工φ33mm36U钢作面两帮位移量明显减小,说明∮28.6的300mm粗锚索+帮锚杆+金属网的联合支护形式13mm能大大提高锚固力,使锚固端处于围岩松动圈以外的稳定围岩体中,将被动支护改为主动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