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

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

ID:58231991

大小:272.2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7

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_第1页
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_第2页
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5期·-——165·-——王亚磊,茆达干,孟春花,等.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65—167PRRSV非结构蛋白与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王亚磊,茆达干,孟春花,李静心,曹少先’(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品种改良和繁育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当今养猪业面临的最严重的病毒病原体之一。病毒在猪群中

2、持久存在给控制和消除该疾病带来了挑战。其持久存在的生理基础包括逃逸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而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是主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PRRSV通过非结构蛋白(NSP)干扰RIG—I/MDA5等信号通路,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I型干扰素;免疫逃逸中图分类号:$852.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5一O165—0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tructuralprotein,NSP),

3、3端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ORF1a和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ORFlb位于基因组的5端,约占整个基因组长度的75%,主其典型病症为高热、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病原为要编码与病毒复制和转录相关的非结构蛋白。ORF2~ORF7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该病最早于1987年在位于基因组的3端,其中ORF5编码主要囊膜糖蛋白GP5,美国暴发,随后很快传播至欧洲各国。郭宝清等首次从ORF2~ORF4编码糖蛋白GP2一GP4,ORF6编码基质蛋白疑似本病的猪群中成功分离到PRRSV,从而证明该病在我国

4、(M蛋白),ORF7编码核衣壳蛋白(N蛋白)。分子量为l5kb的存在。在养猪生产中PRRSV的感染主要表现出亚临床状的N蛋白之间以二硫键形成同源二聚体覆在病毒基因组周态,作为辅因子参与多种病原物引起的疾病综合征,如猪呼吸围;GP5通过二硫键和M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构成病毒的主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PRDC)和要表面;GP2、GP3和GP4形成一个异源三聚体,而囊膜蛋白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circovirusassociateddisease,PC-包括E蛋白和ORF5a⋯。总之,GP

5、4、M和N蛋白是病毒VAD),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粒子的主要结构蛋白,它们在病毒粒子中含量较高,决定着病毒的免疫原性及大部分生物学活性。1PRRSV的结构特征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感染性。首次于1991年在荷兰被分离并被命名为Lelystad病毒(LV)”】,不久后PRRSV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为VR一2332。基于LV和VR2332之间的遗传差异,PRRSV分为2种基因型:欧洲型(I型)和北美型(II型)。虽然I型和Ⅱ型病毒都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核苷酸水平大图

6、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粒子结构模式图【12】约只有70%的一致性。高致病性PRRSV(HP—PRRSV)于2006年在中国南方出现,是一个属于北美型的突变体。2PRRSVNSP与宿主免疫应答PRRSV基因组由一个15.4kb大小的有义单链RNA构成,编码至少l0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PRRSV感染宿主后,PRRSVNSPs破坏其先天性免疫应ORF1a、ORF1b、ORF2a、ORF2b、ORFs3—7以及新发现的答并导致宿主适应性免疫应答减弱。研究发现,PRRSVORF5aL9。病毒体的结构和成分参见文献[11]及

7、模式图NSPla/[3、NSP2和NSP7等能抑制IFN的产生,或影响干扰素1。PRRSV基因组的5端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on一信号通路,进而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2.INSP抑制宿主干扰素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抵抗收稿日期:2013—08—29病毒和建立适应性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为I型和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2034];Ⅱ型,而I型干扰素在抵御病毒感染的早期起主要作用。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o972o75)。量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预处理可抑制PRRSV在

8、细胞中的复作者简介:王亚磊(1989一),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H】,然而在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