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

ID:5822422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_第1页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_第2页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_第3页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_第4页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觉隐喻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光,是自然表象;觉,是行为活动;心觉,是心理活动。语言存在“心觉是光”的概念化事实。基于体验哲学理论,光符与觉符暗藏体验性关联。由于人类体验与心理的联觉通感,光概念向心觉概念发生投射,获得心觉喻义;“觉”因为与“光”源从相同体验而转获心觉语义。语言中其他一些概念,凭借与光概念的某种相似经范畴化归入光域,沿袭光→心觉的进化轨迹,同样传承心觉意蕴。这就是心觉隐喻的认知机理,它揭示了认知作用语言的体验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心觉;光;觉;认知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5-0

2、112-04  心觉,“与其他诉诸外在形体感觉的视、听、嗅、味、触五觉并列”,是人的先天禀赋。心觉隐喻就是汲取事物间的某些相似用异域概念来替代心觉概念。“我思故我在。”人类生存至今并成为世界主体就是凭借自身超凡卓绝的心觉功能。心觉禀赋泛人类性,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是各民族语言描述的基本要素。因此,探讨心觉隐喻有助于发掘泛语言特征。  “语言意义的形成是个概念化过程。”人类在劳动中形成概念,语义与概念同时产生。随着人类认识日趋理性与多样,语言必须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新事物概念化的需要。囿于力量最小消耗原则,人类就将某个语域的知识或经验投射到另

3、一个语域,实现语义概念的经济化再生。  语言事实表明,语言中大量的光域词汇被用来表达心觉语义,构建了“心觉是光”的概念结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内部是一种思维状态,隐喻和范畴为人类认知创造了心理关联与可及,语言意义不完全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而存在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语言的意义结构总是反射到它物上,是一个自身以外的它物显现的场所。”显然,“光→心觉”的投射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认知的激活与转化。  光,是大自然的直观表象:觉,是可观可感的行为活动;心觉,是不可触摸的主观心理活动。在传统修辞学里,“心觉是光”的概念结构因其高度固化而得到惯性承继,人

4、们对其生成机理无法获得全面认识。鉴于此,笔者尝试从光、觉、心觉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出发来对心觉隐喻作深入剖析,以窥语言背后的认知冰山。  一、“觉→光→心觉”投射的体验基础  概念和文字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人体是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大脑是认知的总指挥部,是语言的发祥地。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体,再经过大脑的组织、比较、筛选、提炼等心理加工在大脑里物化,最终形成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因此,解读光与觉的符号形态可以窥探到人类体验认知的遗痕。  光: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

5、上。――《辞海》从文字考古来说,“光”是会意字,上下结构,上部是“火”,表达热量;下部是“人”,折射空间方位。造字主择“火”与“人”相搭创造“光”的形符,内中暗藏玄机:其一,指明了光传导火热能量的本质属性。其二,表明光的来源。“火”居“人”之上,表示火种发源上苍,自上倾泻而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三,选择“人”符而非其他符号置于“火”符之下,反映了先祖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表示光与万物之灵长的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先人在造“光”符时,是基于自身的感性体验,不自觉地运用了形象思维来刻画其概念属性。  觉:睡醒。形声字,从见,学省声。――  《说

6、文》  “觉”,上下结构,下一“见”字,表示看见,“见”被嵌入“觉”符,并设置“见”为“觉”的主体构件,这暗指“觉”这一行为能让人有所见,所见之物是觉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典型特征,它直指“觉”的意义原型,并主导“觉”的语义发展方向。那么,“见”究竟何指呢?众所周知,睡觉是脑细胞活动受到抑制,眼睛由一段时间的闭合到自然开启的一个身心放松的生理过程,睡者先是处于黑暗之中,之后睁开双眼迎来光明。可见,“见”指的是光,是“觉”后重现的光明。由此可以判断,“光”就是“觉”的意义内核。  “一个事物的特征或性状往往是多维的,在语言概念化进程中,不同语言团体对

7、事物的多维特征的取象选择有所不同。”显然,汉人在创造“觉”的符号代码时,剔除了觉概念的其他性状,基于根植于内心对睡觉的体觉,独独凸显该行动之后“见光”的特质。在这个意义上,“光”字与“觉”字遵从相同的生物体验,享有同样的意义原型,这就是“光”与“觉”后天发生联通的体验认知基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形式都有意义,意义都有形式”的哲学论调。  中国汉字禀具“尚象”文化传统,其文字符号线条明晰、棱角鲜明,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描摹。英语词汇注重抽象思维,其罗马字符弯曲转折,在象形造字方面存在诸多局限。英文中light和wake的外部形态来源于语言社团人们的任

8、意性规约,两者在形符上无体验意象思维可考。  二、“觉→光→心觉”投射的心理认知基础  上文论述了光符与觉符发生关联的体验理据,下面来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