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1253
大小:11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5
《时政热点二 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时政热点二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1、热点材料:2007年5月2日,第二届亚洲能源部长级圆桌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议就加强东西亚能源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国际能源论坛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机构的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这次会议。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指出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其总
2、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措施有:1、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
3、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5、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制
4、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9、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依靠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强化法制和全民参与,力争节
5、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2007年9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强调: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动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
6、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2、基本概念理解:(1)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一种人与自
7、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3)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3
8、、可能的材料角度:①水资源保护: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②防灾减灾等自然灾害。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