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pdf

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pdf

ID:58008119

大小:88.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pdf_第1页
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传承》2010年第10期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周宇[摘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制度建设、以重化工业为核心建立工业体系、以农促工等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而一度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等又是其留下的教训。我国在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应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形成相应有效的措施,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关键词]工业制度市场经验教训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道路。欧美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来讲,尤西欧在工业化问题上留下的教训,突出体现在:其是我国正在

2、实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显然都有借鉴意义的。第一,环境污染问题。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有名的。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滥排滥放,一、西欧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使英国国内的许多河流变得污浊不堪,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了人所共知的“臭河”。工业革命时期以西欧工业化的经验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煤为燃料的各类工厂和家用炉灶所排放的烟尘,以及硫氧化第一,在启动和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物、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首都伦敦也因此成用。从英国工业化的过程来看,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出口为有名的“雾都”。环境污染严重就直接或

3、间接地形成了诸如贸易扩大,带来了部门利润率变化,即以毛纺织业为代表的工霍乱、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等社会公害,在很大程度上侵噬着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生业化的成果。产结构转变的需求,在英国就发生了“圈地运动”。而这意味着第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激化。据统计,在土地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在英国国内可以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到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1848年,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1867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期间诸多的技术革

4、新带来了以纺织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业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张,促使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扩散,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实现了工业化。到1867年的39%。[3](P114)贫富差距的扩大使英国社会出现了严第二,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英国能够首先发生工业重的两极分化,由此而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社会研究者就通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制度环常把工业革命时期看成是英国近代历史上社会冲突和社会矛境。比如,从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期,英国就先后

5、制定了一盾最尖锐的时期。[4](P117)系列有关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如《人身保护法》《货物买卖法》等,建立起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二、美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保护发明者的《专利法令》,制定了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建立起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美国工业化道路除了与西欧工业化相类似,还带有明显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1](P89)德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新是其得以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其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加强第一,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政府的引导,如通过各种政府补贴、贷款来扶持一

6、些特定行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如1862年,美国政府和部门,保证其就业需要,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以促进产业技通过《宅地法》,规定每一居住5年的移民可无偿领得宅地术进步;制定保障竞争的政策,防止企业之间通过契约和协调160英亩。1868-1900年,在整个西部地区就分出宅地总面积行动形成垄断,保证各类市场的开放性;实行区域统筹政策,达8000万英亩。[5](P71)美国的农业发展因此走上了所谓“美国式缩小地区经济差别,实行双轨制职业教育等。[2](P57)道路”。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促使美国的农业生第三,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没有固定的模式。英

7、国和德国走产尽可能采用机器和其他新技术,以节约劳动力。1860-1920过的是两条不同的工业化道路。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年间美国农场普遍使用以马、骡为动力的改良农具和农业机开创了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市场机制自发推进工业器,1920年后拖拉机又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发展的市场化内生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纺织业走向全化。由此,美国农业迅速发展,1800-186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面机械化、工业化的道路。德国则由其国情出发,走向了一条值提高了5倍以上,1860年美国年人均拥有粮食几乎达到1通过政府主导,以发展铁路业为中心来最终实现工业化的路吨

8、。[6](P149)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