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26295
大小:286.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去性存用配伍浅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74‘光明中医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CJGMCMAugust2014.Vol29.8去性存用配伍浅析张真全摘要:方剂配伍理论或规律的研究是方剂学现代研究的重点,去性存用亦是方剂配伍理论之一。但关于去性存用配伍,尚有许多方面有待探讨。本文试从其概念问题、与佐使药的区别、与寒热配伍的区别以及应用要点方面予以分析,提出去性存用应用五指征,以期理论的廓清对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有所裨益。关键词:方剂配伍;去性存用;君臣佐使;寒热配伍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8.110文章编号:1003.8914(2014)一08—1774—03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
2、,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相对的大概就是“去味存性”了,如治热聚于胃,胃气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壅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对于大黄,仲景以“麻沸汤二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升渍之,须使绞去滓,分温再服。”这样变苦寒沉降为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轻扬清淡,取其气而不取其味,既可避免药过病所,又的有机整体,即方剂。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中医可提高泄痞效力,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受功免弊。不药学称之为“配伍”,配伍使众多药物合而不乱,以成过,需说明的是,“去味存性”多用炮制法实现。“有制之师”。中医药学蕴含中丰富的配伍理论或思有人
3、说去性存用指使用药性相反的药物来制约某想,“去性存用”就是其一。去性存用的确为一种较好药的本来性味,但保留其功用,如三物备急丸之大黄,的配伍方法,这在张仲景创制的经方中即有体现,但当该方用大辛大热的巴豆、干姜制约大黄的苦寒之味,保前对其概念及临床使用有不妥之处,本文试述之。留其峻下的作用¨。但三物备急丸方用巴豆辛热峻1去性存用的概念问题下,开结通闭为君药;干姜辛温,助巴豆以祛寒开结,并去性存用,“性”当指性昧之性,即四性(寒热温顾脾阳,是为臣药;大黄苦寒,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且凉)之性,“用”当指功用,效用,功效。那么,去性存用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为佐使药。如此,岂不是说到底含义是什么,笔
4、者在各版《方剂学》教科书中均未所有寒热相佐的药物配伍均是去性存用?其实细品银找到相应释义。什么形式的方剂配伍才叫去性存用翘散、大黄附子汤及温脾汤就会明白:去性存用是一种呢?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治疗寒积里实之证,容特殊的配伍理论,只在特定场合使用,应该说是一种配易想到,“寒者热之”,选用辛热之品即可,但里实积滞伍的权宜之法。虽然的确有寒热相制,但不是佐使药却是主要证机,既能攻下,又性属热的药物难觅,巴豆之相制,也不是反佐。去性存用配伍应该是一种特指,大辛大热且有毒,硫磺也有许多禁忌,故选苦寒之大黄有其理论与临床特定的涵义,任意把它泛化是不合适与辛热之附子、细辛相配,使其寒凉之性除而功专泻
5、的。疾病的复杂性决定了寒热配伍的经常性,药性的下,大黄在方中的配伍即是去性存用。复杂性决定了药物相制配伍的经常性。理清去性存用另外,《温病条辨》之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内含和外延,对于研究这一特殊配伍及君臣佐使理考虑既具有凉性,又具有较大辛散透表之力的药难寻论具有重要意义。(纯粹辛凉药的辛散之力远不及辛温药),故取荆芥关于去性存用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热因热穗、淡豆豉辛而微温之品与薄荷,牛蒡子辛凉之品配用,寒因寒用”的说法也不属实,“热因热用,寒因寒伍,再有甘寒之银花和苦而微寒之连翘为君,则荆豉之用”是针对主要证机的反治法(表象相反,其实还是正温性去而辛散之用存,使风热之表邪顺利得
6、驱,荆豉在治法一逆治法),是指导方剂使用的治法,并非方剂配方中的配伍即是去性存用。伍方法。故笔者认为,去性存用的理论当源于《内经》去性存用,类似中药炮制的矫味去性,只不过是通的“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过药物配伍而实现的。有人把天台乌药散之巴豆炒川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此处的“反佐”当楝子后,去巴豆用川楝子视为去性存用,其实这是不确活看,既指当代意义的“反佐”,也指寒热温凉的佐制切的,这应是中药炮制的矫味去性。与去性存用意思或佐助配伍以及去性存用配伍。如此看来,去性存用似乎与佐药有关,我们或可借用《内经》语,定义去性作者单位:四川自贡市中医医院(自贡643
7、010)存用为君臣药或主药的反佐以取之。因此,我们大略光明中医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CJGMCMAugust2014.Vol29.8·1775·可看出能够称得上具有去性存用配伍的方剂有:银翘制黄连之寒,以防寒凉闭阻气机,并入肝降逆,并非黄散、麻杏石甘汤、大黄附子汤、千金温脾汤等。连佐制吴萸之热而去吴萸之性,存吴萸之用;同样,泻2与佐使药的区别黄散是防风辛温佐制石膏、山栀仁寒凉之性,亦非石佐药有三种意义:佐助药,即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