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51994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尝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尝试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为:创设问题→(课题)→理论探究(假说)→实验探究(佐证)→科学推断(结论)→迁移拓展(应用)。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的每一步发展总是和一系列著名的经典实验联系在一起。有鉴于此,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以实验证实或证伪假说猜想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启发兴趣、探索问题、阐述内容、
2、解释原因、归纳总结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引导学生根据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事实,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持久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严格规范并富有探索性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极大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1创设问题情境、体验实验的探究性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从这个
3、意义上说,问题是思维运行的动力和催化剂。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当前探讨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又亟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计可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又含有需要经过分析、探索、比较、综合等思维活动才能得出结论的未知成分。显然,这种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
4、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要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处理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思维价值。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生物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提出探究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觉性,并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范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时,实验探索如下:实验(1):把大蒜根尖
5、放入亚甲基蓝溶液中,观察根的颜色变化,根被染成蓝色(另取与根相同数量的大头针做对照)。实验(2):把染色的根分为两等份,分别浸入CaCl2溶液和蒸馏水中,观察根的颜色变化,浸入CaCl2溶液中的根褪色,溶液变蓝,浸入蒸馏水中颜色不变。问:为什么用根尖作实验材料?为什么用亚甲基蓝溶液而不用无色溶液(便于肉眼观察)?根被染成蓝色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蒸馏水作为对照?浸入CaCl2溶液中的根为什么变白了?CaCl2溶液为什么呈蓝色?从实验(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以上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除了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主要是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实验
6、现象鲜明、直观、讨论气氛宽松、热烈,为学生的心智和思维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脑力激荡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在未知领域自由驰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收敛中走向创造、使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得以提高。2设置假说佐证、凸显实验的探究性假说佐证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在进行新知识情境探索性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多种可能的结论假说以刺激和保持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自主探究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要鼓励学生通
7、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信息数据、亲自去感受、探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可能的假设、进而设计佐证假说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要遵循(延迟判断)的原则、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的空间。过程要展开、不要过早地给结论、使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判断、产生于经历必要的认识过程之后,推理要激活、不要呆板地找关系、说因果。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假说的方法研究问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接近科学研究的实际过程、使实验探究面向真实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保证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构建和思维的均衡发展。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8、、假说的真理性还有待于实验的检验。通常构成假说的命题不能直接用实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