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

ID:57851346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_第1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_第2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_第3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_第4页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届高三作文训练(2)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二——抓角度法(学生版)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明确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在评价作文得分等级时,明确规定: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及不符合题意等几个方面。故而,考场作文要选准角度,尽可能在符合题意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但要注意一点:不管什么作文,在审题立意时都要整体理解材料内容,把握主要倾向,抓住主要矛盾,选取最佳角度。因为矛盾有主次,角度有优劣,立意有高下。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

2、法。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一、题例分析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审题立意】多角度入手:(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

3、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

4、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5(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

5、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二、试题回放(2013广东卷)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

6、,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这是一个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的主题是常规话题也是热点社会问题:捐助。材料中涉及到捐助者和三类受捐助者。如果从多角度立意的话,材料中的四类人应该有四个角度。一是站在富人的角度,体现了爱心、关怀、施舍等思想,所以考生可以赞扬富人的“慷慨”,“捐助”等行为,也可以抓住“富人要讲究捐助的方式”来写,提出“行善要讲究方法”等观点。二是站在

7、三个穷困家庭的角度来立意,第一个穷人家庭接受了“捐赠”并表示感谢,所以可以写“知恩图报”;第二个家庭犹豫地接受了,并表示偿还,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他们考虑到了“尊严”,“面子”,考生可以写“面子”,“尊严”,“偿还”等话题;第三个家庭选择了“拒绝”,因为他们考虑到了“自尊”,考生可以写“学会拒绝”,“拥有自尊”等话题。【例文】善行如雨,润物无声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  ——题记5  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

8、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透过捐助者与受捐者的行为,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  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