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

ID:57802692

大小:9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9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_第1页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_第2页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_第3页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_第4页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数学压轴题】---定值问题一、乘积、比值类型1.(2009·株洲)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BC,点A、C在x轴上,点B坐标为(3,m)(m>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D.(1)求点A的坐标(用m表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为抛物线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动点,连结PQ并延长交BC于点E,连结BQ并延长交AC于点F,试证明:FC(AC+EC)为定值.yxQPFEDCBAO解析:(1)由可知,,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点A的坐标

2、是().3分(2)∵∴,则点的坐标是().又抛物线顶点为,且过点、,所以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7分(3)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设点的坐标是,则,.∵∴∽∴即,得∵∴∽∴即,得又∵∴即FC(AC+EC)为定值8.…12分二、定长、定角、定点、定值类型1.(2011•东营)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y=x+b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3、在线段OA上时,且tan∠DEO=.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定8(1)要表示出△ODE的面积,要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果点E在OA边上,只需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底边OE长(E点横坐标)和高(D点纵坐标),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②如果点E在AB边上,这时△ODE的面积可用长方形OABC的面积减去△OCD、△OAE、△BDE的面积;(2)重叠部分是一个

4、平行四边形,由于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边上的高不变,因此决定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变化的因素就是看这个平行四边形落在OA边上的线段长度是否变化.解答:解:(1)∵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B(-3,1),若直线经过点A(-3,0)时,则b=,若直线经过点B(-3,1)时,则b=,若直线经过点C(0,1)时,则b=1,①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OA上时,即1<b≤,如图1,此时E(2b,0),∴S=OE•CO=×2b×1=b;②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BA上时,即<b<,如图2此时E(-3,b

5、-),D(2b﹣2,1),∴S=S矩-(S△OCD+S△OAE+S△DBE)=3-[(2b-2)×1+×(5-2b)•(-b)+×3(b-)]=b-b2,∴S=;(2)如图3,设O1A1与CB相交于点M,OA与C1B1相交于点N,则矩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的面积.由题意知,DM∥NE,DN∥ME,∴四边形DNEM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轴对称知,∠MED=∠NED,又∠MDE=∠NED,∴∠MED=∠MDE,∴MD=ME,∴平行四边形DNEM为菱形.过点D作DH⊥OA,垂足为H,由题易知,=

6、,DH=1,∴HE=2,设菱形DNEM的边长为a,则在Rt△DHN中,由勾股定理知:a2=(2-a)2+12,∴a=,∴S四边形DNEM=NE•DH=.∴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2.(2011•遵义)如图,梯形ABCD中,AD∥BC,BC=20cm,AD=10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B、D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cm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点Q以每秒1cm的速度沿DA向终点A移动,线段PQ与BD相交于点E,过E作EF∥BC交CD于点F,射线QF交BC的延长线于点H,设动点

7、P、Q移动的时间为t(单位:秒,0<t<10).(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为平行四边形?(2)在P、Q移动的过程中,线段PH定8的长是否发生改变?如果不变,求出线段PH的长;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分析:(1)如果四边形PCDQ为平行四边形,则DQ=CP,根据P、Q两点的运动速度,结合运动时间t,求出DQ、CP的长度表达式,解方程即可;(2)PH的长度不变,根据P、Q两点的速度比,即可推出QD:BP=1: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三角形相似,得出相似比,即可推出PH=20

8、.解答:解:(1)∵AD∥BC,BC=20cm,AD=10cm,点P、Q分别从B、D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cm的速度沿BC向终点C移动,点Q以每秒1cm的速度沿DA向终点A移动,∴DQ=t,PC=20﹣2t,∵若四边形PCDQ为平行四边形,则DQ=PC,∴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