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

ID:57795260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9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_第1页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_第2页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_第3页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_第4页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月入选眩晕症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同时联用纳洛酮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生索C+维生索B6+三磷酸腺昔(ATP)+地塞米松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5do结果治疗组中显效5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二0.0004)。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

2、疗眩晕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关键词]眩晕症;纳洛酮;养血清脑颗粒[中图分类号]R4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7(b)-0085-03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眩晕症发病率也口趋增高,目前已占老年门诊的80%以上。眩晕症是老年科门诊常见的综合征之一,常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症状[1-3]o眩晕症可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常引起真性眩晕,患者有较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真性眩晕,其眩晕症状较重,口.反复发作[4-5]o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为本体感

3、觉障碍。本体感觉障碍也是真性眩晕,其引起的眩晕又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筹常引起假性眩晕,患者有眩晕,但并没有明确的转动感[3]。本研究探讨了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3年1月入选眩晕症患者100例(男40例,女60例),年龄60〜80岁,平均65岁。其中,合并梅尼埃眩晕30例,腔隙性脑梗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0例,女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1

4、5例,女2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512-20110715)4g,3次/d,同时联用纳洛酮(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318-20120605)0.8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o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lg+维生素B60.2mg+三磷酸腺昔(ATP)20吨+地塞米松5吨加入5%葡萄糖250ml屮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1.3疗效判断标准疗效标准判断参考中国康复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眩晕研究学组2012版《眩晕症的诊疗指南》。显效:临床症状

5、完全消失,无自觉不适;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中显效51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二0.0004)(表1)。2.2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3讨论当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产生位置性或动性的错觉时可出现眩晕。真性眩晕有明确转动感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

6、病引起的。假性眩晕没有明确转动感,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1-2]o80%以上的老年性眩晕症是假性眩晕,因稚-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供血不足和缺氧易引起脑功能障碍,而出现眩晕症状。此时,治疗的重点是改善包括微循环在内的脑循环。眩晕并不是疾病,而是系列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专科,包括内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及骨科[2-4]。从病理解剖学的角度将眩晕分为周I韦I性和中枢性眩最[3-5]。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的,常见的为迷路炎与梅尼埃病等。周围性眩晕患者无脑功能损害,眩晕特点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眩晕剧烈,且有旋转感

7、,但发作时间较短,头或体位发生改变,眩晕则明显加重。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眼震向健侧注视时明显,但数小时或数日后可减退。周围性眩晕多有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平衡障碍,站立不稳,自发倾倒。患者常有面色苍白及恶心和呕吐[5-7]o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核、大脑颍叶病变、脑干和小脑引起的眩晕,伴脑功能损害,如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以及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高颅压等。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8-9]o眩晕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眩晕较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