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

ID:57517567

大小:384.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6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学案:6 颂其诗读其书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颂其诗,读其书程门立雪有一次,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与学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请教学问。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不久,便朔风凛凛,瑞雪霏霏。来到程颐家时,先生正坐在炉旁打坐养神。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门外,脚也被冻僵。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从这个成语故事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学习要坚持不懈;要尊师重教;求学师门,务必诚心专志。第1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又尚论古之人(“尚”同“上”)(2)颂其诗,读其书(“颂”同

2、“诵”)第2步一词多义——送你一双慧眼不以文害辞名词,话语近者奉辞伐罪名词,命令(1)辞今者出,未辞也动词,告别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理由以意逆志揣测上卿逆于境迎接水逆流百余里反方向(2)逆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违背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反叛凡事如此,难可逆料预先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动词,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动词,倒下(3)靡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动词,退却靡衣偷食形容词,华丽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动词,溃败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动词,

3、留存小学而大遗动词,舍弃深追先帝遗诏形容词,死者留下的(4)遗地有遗利,民有余力形容词,剩余的顷之三遗矢矣动词,排泄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名词作动词,与……交朋友).(2)不以文害辞(使动用法,使……受害).(3)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使动用法,使……漂流).第4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判断句)译文:遍天下没有一块不是天子的土地。(2)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判断句)译文: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人不

4、是天子的臣民。(3)非是之谓也(宾语前置)译文:不是你说的那意思。(4)仁人无敌于天下(状语后置)译文: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渊源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他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意思是提醒人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书本知识只是从

5、实践中得出来的教条,本身不一定经过论证,不等于真理。可见书中所说未必就代表真理、正确,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更要学会独立思考。本板块谈的是孟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指出了“颂其诗,读其书”的方法。第7、8章,孟子提出了关于阅读诗歌理解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以意逆志。第9章,孟子谈自己阅读《尚书》的心得体会,提醒人们,读书要认真思索,不要盲从。1.第7章,孟子在与咸丘蒙的谈话中,提出了阅读诗歌理解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应该怎样具体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孟子在与咸丘蒙谈话讨论有关舜的事情时说到了读诗的方法问题,提出了关于阅读诗歌理解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以意逆志。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的“文”指文字,“辞”指语句,“意”指解诗者的意,“志”指作诗者的志。《诗大

7、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强调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而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就是说读者评论作品不能从个别字句出发,曲解作品的意旨,也不能只抓住词句的表面意义去理解作品而曲解作品的基本思想。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探求诗的真正的内涵,才能把握住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读诗与解诗者的这种领会和感悟,是从自身的理解出发的,即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说的:“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2.第8章,孟子在与万章的谈话中,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以意逆志

8、”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